玛咖保肝、通便、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及玛咖人参颗粒提高免疫力功能评价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酒精性肝损伤保护、通便、肠道菌群等方面,探索玛咖的药理作用,为玛咖申报药材类中药新药提供试验依据;对含玛咖的保健食品配方(玛咖人参颗粒)进行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为其研发提供依据;并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玛咖的作用机制,为玛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1.对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方法:采用50%乙醇灌胃造成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研究玛咖水提液、醇提液和玛咖粉末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功能(ALT、AST、ALP)、炎症因子(MCP-1、TNF-a、IL-1β)、脂质代谢指标(TG)及脂质过氧化指标(GSH、MDA、SOD)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ALP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01),小鼠血清中脂质代谢指标TG明显升高(P<0.01),小鼠肝脏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GSH含量明显降低(P<0.05),表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 d后,玛咖水提液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力明显下降(P<0.05),玛咖水提液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P的活力明显下降(P<0.05);玛咖醇提液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ST、ALP的活力明显下降(P<0.05或P<0.01)。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14 d后,玛咖水提液高、低剂量和玛咖醇提液高、中、低剂量能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中炎症因子MCP-1的含量(P<0.05或P<0.01);玛咖水提液高、中剂量、玛咖醇提液低剂量和玛咖粉末能明显抑制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的含量(P<0.05或P<0.01),玛咖受试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肝脏组织中TNF-a的含量,其中玛咖醇提液高剂量能明显降低小鼠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TNF-a的含量(P<0.05);玛咖受试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含量。脂质代谢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玛咖受试物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血清中TG的含量,其中玛咖醇提液高、中、低剂量和玛咖粉末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G的含量(P<0.05或P<0.01)。脂质过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玛咖醇提液高、中、低剂量和玛咖粉末能明显升高小鼠肝脏组织中GSH的含量(P<0.05或P<0.01);玛咖水提液中剂量和玛咖醇提液低剂量可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水平。玛咖水提液高剂量降低炎症因子TNF-α优于玛咖粉末高剂量(P<0.05),与粉末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醇提液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其他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2.通便功能研究方法:采用小肠运动实验和通便实验,采用灌胃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小肠蠕动抑制模型和小鼠便秘模型,观察玛咖水提液、醇提液和玛咖粉末对小鼠小肠蠕动抑制模型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的首粒排黑便时间、5 h内排便粒数和排便重量的影响。结果:采用盐酸洛哌丁胺造成小鼠小肠蠕动抑制模型,模型组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剂量和玛咖醇提液高剂量给药4 d后能明显增加小鼠小肠推进率(P<0.01或P<0.05)。采用盐酸洛哌丁胺造成小鼠便秘模型,模型组小鼠首粒排黑便时间明显延长,小鼠5 h内的粪便粒数以及粪便重量明显减少,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中剂量具有缩短小鼠首便时间的趋势,玛咖水提液高、中剂量组和醇提液中剂量具有增加小鼠5 h内排便粒数的趋势,玛咖水提液高剂量具有增加小鼠5 h内排便重量的趋势。与玛咖粉末比较,玛咖水提液、醇提液对小鼠的通便作用无显著性差异。3.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研究方法:采用ICR小鼠,玛咖水提液灌胃给药30 d,采用16S r DNA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的肠道菌群,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总DNA,对所提取DNA 16SV4区进行PCR扩增,扩增引物为338F-806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文库构建,利用Miseq平台对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所得到数据进行OTU聚类、物种注释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在门、属水平上对物种丰度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物种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小鼠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由高到低的菌群依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螺旋体菌门(Sacchari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Firmicutes与Bacteroidetes具有绝对优势。与空白组比较,秘鲁玛咖水提液高剂量、云南玛咖水提液高、中、低剂量可减少Firmicutes的丰度;秘鲁玛咖水提液高剂量、云南玛咖水提液高、低剂量可增加Bacteroidetes的丰度。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拟杆菌属(norank_f__Bacteroidales_S24-7_group)的相对丰度最高,其他丰度较高的菌群依次为毛螺菌属(norank_f__Lachnospiraceae、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unclassified_f__Lachnospiraceae)、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与空白组比较,云南玛咖水提液中剂量增加了Lactobacillus的丰度;云南玛咖水提液中、低剂量增加了Alloprevotella的丰度。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中、低剂量肠道微生物群落有显著性差异。物种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与空白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低剂量能明显增加产丁酸菌属(Alistipes)的丰度(P<0.05);玛咖水提液中剂量能明显降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真杆菌属(Eubacterium_brachy_group)的丰度(P<0.01);玛咖水提液低剂量能明显降低Desulfovibrio、消化球菌(norank_f__Peptococcaceae)的丰度(P<0.01)。代谢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玛咖水提液高、低剂量组RNA加工和修饰、细胞运动、细胞外结构、细胞骨架项降低,其他代谢功能升高;玛咖水提液中剂量组细胞运动、细胞骨架项降低,其他代谢功能升高。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玛咖作用机制预测方法:采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2.0(TCMIP V2.0)对玛咖和炎症疾病间的作用靶标和通路进行预测。结果:药物与炎症疾病的靶标预测:预测得到玛咖共有318个标靶,炎症疾病有63个靶标。药物与疾病核心靶标网络分析:玛咖与炎症疾病间的共有靶标为腺苷受体2a(ADORA2A),腺苷受体A1(ADORA1),肿瘤坏死因子(TNF)。核心靶标通路富集分析:玛咖与炎症疾病间有21个关键通路。网络可视化分析:参与炎症通路的关键基因为核转录因子kappa B1(NF-κB1/p50)、核转录因子kappa B2(NF-κB2/p52)、螺旋环螺旋结构域扩散激酶(CHUK)、IκB激酶β(IKKβ/IKBKB)、IκB激酶ε(IKKε/IKBKE)、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NR3C1)、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5.玛咖人参颗粒增强免疫力功能研究方法:参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增强免疫力功能评价方法,采用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血清溶血素试验、抗体生成细胞试验、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评价玛咖人参颗粒对免疫力功能的影响。结果: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剂量和中剂量可明显提高小鼠足趾肿胀度(P<0.05)。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中、低剂量对小鼠淋巴细胞增值能力无明显影响。抗体形成细胞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剂量可明显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P<0.01)。血清溶血素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中、低剂量对小鼠半数溶血值无明显影响。小鼠碳廓清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P<0.05或P<0.0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高、中、低剂量均可明显提高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P<0.05或P<0.01)和吞噬指数(P<0.01)。NK细胞活性试验:与空白组比较,玛咖人参颗粒所试剂量组对小鼠N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1.玛咖水提液和醇提液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玛咖水提液和醇提液可改善肝功能、脂质代谢异常、脂质过氧化、降低炎症因子含量。2.玛咖具有促进小肠运动功能,玛咖水提液和玛咖醇提液可明显增加小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墨汁推进率。3.玛咖水提液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在门水平上,玛咖水提液能增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玛咖水提液能增加乳酸杆菌属和拟普雷沃菌属的含量。在属水平上丰度显著差异筛选表明,玛咖水提液能明显增加Alistipes的丰度;能明显降低Desulfovibrio、Eubacterium_brachy_group、norank_f__Peptococcaceae的丰度。4.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玛咖可能作用于ADORA2A、ADORA1、TNF等靶标和NF-κB1(p50)、NF-κB2(p52)、CHUK、IKKβ(IKBKB)、IKKε(IKBKE)、NR3C1、DUSP1等基因来抑制炎症反应。5.玛咖人参颗粒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可提高小鼠足趾肿胀度、溶血空斑数、碳廓清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吞噬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气续骨合剂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PKP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骨代谢指标(PINP,β-CTX)的改善情况,为益气续骨合剂治疗(OVCF)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的6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入组实验患者均行PKP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碳酸钙
[研究目的]本实验用高脂高糖饮食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滇重楼总皂苷对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能力、炎症因子及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趋势,探析滇重楼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途径。[研究方法]1.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将45只SPF级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饮食组8只、高脂饲料组37只。高脂饲料组大鼠给
目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由脑缺血缺氧引起的原发性损伤和恢复血流再灌注后的继发性损伤组成。CIRI损伤性刺激可通过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transcription factors,HIFs)激活血管基底膜降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彝族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彝族人民在对自然天文、气象地理的观察以及与疾病生死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防病治病经验并逐渐发现了人与天地之间的关联以及规律,形成了自己的彝医药体系。彝族因生活地域环境的特殊性而对“毒”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毒”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彝医文献中缺乏对其系统性的阐述。论文基于彝医药经典文献对彝医药“毒”相关论述进行挖掘整理,对彝医“毒”之概念进行归纳,以期明晰彝
目的: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流派及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第七代主要传承人徐涟主任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效验医案进行初步分析。总结徐涟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为中医治疗提供思路,使其经验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方法:1.理论研究方面,基于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学术思想,研究昆明姚氏妇科主
目的:研究傣药箭根薯乙醇提取物对硫酸葡聚糖钠盐(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缓解作用,并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探讨其抗炎作用及机制,为箭根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本实验采用3.5%DSS水溶液诱导建立UC小鼠模型,观察箭根薯醇提物低(200 mg/kg)、高剂量(600 mg/kg)给药后对UC小鼠的缓解作用,以小鼠体重、饮食量、疾病活动指数
目的探讨医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和致病特点,分析其中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可能影响因素。同时以血必净注射液为代表性药物,分析探索患者因素、临床使用、药物本身因素(大分子杂质)与发生(类)过敏反应的关联性。方法(1)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收集某地一家三甲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所有的ADR报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作为代谢性疾病,全球患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有很多未知方面,并且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本文将探究S100钙结合蛋白A11(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11,S100A11)是否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相关机制,阐明S100A1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将S100A11作为疾病标志物
目的:利用UPLC/ESI-Q-TOF MS对苦丁茶总皂苷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在此基础上,结合Apo E-/-小鼠脉粥样硬化模型、RAW264.7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模型和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初步探讨苦丁茶总皂苷抗动脉粥样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苦丁茶总皂苷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采用70%乙醇对苦丁茶叶进行回流提取,通过大孔树脂富集总皂苷,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制备单体,分
论文共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综述;第二部分飞腾八法理论探讨;第三部分临床试验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综述部分从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针灸及中西医药物治疗进行了论述。理论探讨部分从飞腾八法的渊源、时间开穴方法、运用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临床试验研究部分观察了飞腾八法治疗PSD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