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上运输是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九成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新时期,国家提出交通强国战略,对水路运输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上交通安全就成为了首要条件,国家在安全生产提出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指导思想,矿产、化工等重点行业均在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并且取得明显的成效。水上交通运输行业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也在加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但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摸索推进过程中,每个地方的进程不同,有的是生搬硬套借鉴其他行业,有的是结合实际进行修改,尚未形成全行业统一的做法。论文通过对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并以内河第一大港张家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理论,并通过实际案列分析,探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得出完善的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科学建设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从本质上提升水上交通安全。论文通过查阅政府公共管理、事故致因理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结合实践研究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深入调研长江张家港段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和隐患,获得了大量“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资料和重要数据,通过对张家港港口特点资料和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数据分析,掌握了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工作得出完善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研究发现,张家港市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或者说是误区,主要集中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政策改变后监管方式相对滞后、监管设施不能满足长江大流量船舶交通组织的需求、存在部门保护主义思想等方面。同时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有关学者的观点,在风险、隐患和危险源的关系,在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在“双重预防机制”与传统监管手段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形成自己的观点,理顺他们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提出风险是危险源的外化、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风险管控不周全或管控措施失效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数量的增加,就会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对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