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统账结合的筹资模式,给传统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该项制度从1994年开始试点,到1998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实施,到今天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但解除了城镇职工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广大城镇职工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消除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不安定因素,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出一个稳定和谐的外部环境。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达到了什么的效果,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这些疑问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实际情况出发建构一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评估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去对该政策进行制度评估。而这也可以作为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重大现实依据。本论文从公平、效率、可持续性三个维度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明确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变迁以及运行现状,并结合前人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指标体系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问卷咨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综合运用2005年-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无量钢化处理方法对各个指标层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各个指标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效应结论:综合来看,该制度的公平性逐步提升,该制度的效率逐步下降,该制度的可持续性提升幅度较低;具体而言,该制度参保公平性不断提升的同时费用负担公平性有待提升,医疗效率不断改善的同时要提升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稳步增强。最后,针对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完善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对策及建议:1、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覆盖面;2、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机制,提高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3、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使用效率;4、要坚持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三改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