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经被普及应用到临床抗感染治疗中,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也随之大幅度上升,临床上对此类问题很棘手。CRKP感染成为院内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成了近几年国内外乃至全球抗感染研究的热点。探讨苏北部分地区几家医院CRKP耐药机制和同源性研究,能够为临床耐碳青霉烯药物的监测和院感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耐药菌株流行蔓延事件的预防发生,以及能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椐。 方法: 本研究采用WHONET5.6软件对苏北部分地区四家医院临床分离菌株进行统计与耐碳青霉烯的筛选。一共筛选出168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并进一步作以下检测:先对各家医院CRKP进行耐药率的统计与分析;然后采用表型筛选试验对所有试验菌进行产A、B类碳青霉烯酶的筛选;接着采用PCR法扩增确认相应的碳青霉烯酶酶型基因,目的产物经基因测序和BLAST网上比对确定其基因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技术分析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的88株CRKP的同源性。并选取其中6株菌作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结果: 各家医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显示出强耐药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试验结果均为阳性,141株测出相应的A、B类碳青霉烯酶表型,27株未测出酶型。141株筛选试验测出A、B类酶型的菌株中有130株产A类碳青霉烯酶,经PCR确定酶基因型均为KPC-2型;11株产B类金属酶,经PCR确定它们基因型为NDM-1的5株,基因型为VIM-2的4株,基因型为IMP-4的2株;未测出酶型的27株菌均未扩增出A、B类相关基因。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5株中的88株进行PFGE分型,其结果分为5群,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的78株为同一群,其中51株属于同一型。选取其中的6株外送做MLST分型,分型结果均属于ST11型。 结论: 产碳青霉烯酶为苏北部分地区几家医院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且主要以产KPC-2基因型为主,同时有VIM-2、IMP-4和NDM-1基因型别的检出。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PFGE和MLST分析结果表明:该院已经发现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克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