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下风电塔筒材料Q345D腐蚀规律及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广东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筒作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的重要支撑部分,不仅要承受外界载荷的作用,还要遭受海洋环境腐蚀所带来的影响,二者相互耦合,塔筒结构更易遭受破坏。为更好的掌握塔筒材料在海洋环境下腐蚀规律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风力发电机塔筒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利用ANSYS仿真软件对塔筒进行了载荷分析;利用盐雾腐蚀箱及WDML-5微机控制应力腐蚀机,通过腐蚀失重计算、XRD分析、SEM观察、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塔筒材料腐蚀规律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干湿酸性盐雾试验模拟沿海大气环境,对塔筒材料Q345D腐蚀24h、48h、72h、96h、168h、240h、360h、480h,研究海洋环境对塔筒材料Q345D腐蚀行为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Q345D钢的腐蚀失重随腐蚀周期的增加呈现增长性变化趋势。腐蚀前168h内,腐蚀失重依次为:8.701mg·cm-2、16.595mg·cm-2、28.431mg·cm-2、44.536mg·cm-2,腐蚀速率较快;腐蚀168h到240h时,腐蚀失重依次为:106.105mg·cm-2、148.736mg·cm-2,腐蚀速率减缓;腐蚀360h后,腐蚀失重依次为:363.734mg·cm-2、576.343mg·cm-2,速率又开始缓慢增加。(2)以DTU研究10MW参考风力发电机为基础,研究MW级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塔筒在运行过程中受力情况,利用ANSYS仿真软件将DTU 10MW风机基本材料S355钢定义为国内风电塔筒常用材料Q345D钢,分析塔筒在三种工况下的受力状况。结果表明;塔筒在额定工况下受载荷影响所产生最大应力、最大位移依次为111.65MPa、123.27mm;在切出工况下受载荷影响所产生最大应力、最大位移依次为136.22MPa、750.75mm;在极限工况下受载荷影响所产生最大应力、最大位移依次为29.21MPa、94.11mm;因此,在切出工况下,塔筒所受影响最大,并且此时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应力313.64MPa、最大位移小于允许最大变形量为1.541m,满足强度校核要求;由模态分析可知,塔筒前十阶频率均不在叶轮共振频率0.1-0.16HZ和0.3-0.48HZ之间,前二阶频率处于0.16-0.3HZ范围内,因此属于柔性塔。(3)以应变速率、温度、盐雾环境条件为试验因素,以应力腐蚀敏感指数、延伸率、断面收缩率、断裂时间为评价指标,设计了腐蚀与载荷耦合作用下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塔筒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应力腐蚀规律,结果表明:材料在3×10-7S-1速率、50℃温度、间隔喷雾试验方案下出现大量解理面,具有明显应力腐蚀敏感性,此时材料下屈服点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小,依次为345.735MPa、482.2MPa;依据腐蚀与载荷耦合试验设计了单一腐蚀后拉伸试验,研究海洋环境对塔筒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为3×10-7S-1、连续喷雾时,塔筒材料性能退化最快;在腐蚀与载荷耦合试验中,试验条件为3×10-7S-1、间隔喷雾时,塔筒材料性能退化最快,此时材料下屈服点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小,依次为325.745MPa、457.82MPa;二次试验相比较而言,单一腐蚀后拉伸试验对材料性能影响更严重。
其他文献
脉诊是中医辩证诊断的诊察手段之一,在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手段与方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医脉象具有“脉理精要,其体难辨”的特点,传统的中医脉诊无法精确地对所搜集到的脉象信息加以定量描述,导致在临床上,医生对患者把脉时常出现“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问题,这极大地阻碍了中医脉诊客观化的发展。为使中医脉诊更加客观、实用与科学,自上世纪50年代起,相关研究者将中医脉诊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研
研究目的:评价除风益损汤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治疗角膜化学性烧伤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案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眼化学伤的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不慎被酸碱性制剂等化学品入目,来院前仅作清水冲洗或未作处理、符合诊断并使用除风益损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1例(63眼)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眼19例,双眼22例,男34例50
目的本课题探讨基于补肾活血利水法治疗髋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BME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骨关节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髋关节骨髓水肿综合征的患者42例46髋(男24例,女18例,双侧患髋骨髓水肿阳性4例,单侧患髋骨髓水肿阳性38例),根据入选对象发病史、发病症状、体征及双侧髋关节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将合乎入选标准的42例研究病
研究背景: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是真核细胞在生理和应激条件下维持蛋白稳态的关键调节因子,涉及蛋白质折叠等多种细胞过程。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Hsp90及其共伴侣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37,Cdc37)在人类精子的颈部、尾部区域表达。已知Hsp90通过未知的潜在机制参与调控人类精子获能。由于Cdc37
目的: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是导致肾衰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G3A2期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相关实验室等指标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压力。方法:选择2019年6月到2021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院肾病科门诊及
氢和氧是水的组成元素,海水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D和δ18O)和盐度(Salinity,S)是研究现代海洋物理过程(如径流、海冰融化、海冰形成和大规模海洋混合引起的盐水释放)痕迹的有效示踪剂。南海北部海域有着黑潮、粤西沿岸流、上升流等多种物理过程,这些物理过程之间的运动和混合对南海北部物质输运以及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水团的的运动和混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该方面的研究大多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的加剧,生物质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因其具有碳中和性和可再生性受到广泛关注。为落实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约资源和高效利用的措施势在必行。其中螺旋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源,由于其占地面积小,生长周期短、含脂率高等优点成为当前可再生能源研究
热带东印度洋是一个季风海洋,且北部受亚洲大陆阻挡,具有独特的温盐结构和环流特征,是影响我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海域。季风转换期间,该海域环流场和温盐场尤其是中深层的三维特征有待探究。本文基于2018年3-5月热带东印度洋现场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CMEMS逐月平均流场数据以及WOA18气候态再分析数据,结合涩度概念和海水体积图分析法,对研究区季风转换期间温盐流场的三维空间结构和水团特征进行分析
弓形虫属于顶复门孢子虫纲,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生活,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生活史较复杂。人和动物对弓形虫均具有易感性,在宿主免疫低下时,可引起严重的弓形虫病。弓形虫是天然的嘌呤、鸟氨酸、精氨酸缺陷性虫株,必须从细胞内获取原料,以维持自身生长发育。弓形虫可独立合成尿苷酸。尿苷酸作为弓形虫其他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前体,可用于DNA和RNA合成,对弓形虫复制增殖具有重要作用,尿苷酸合成受限对虫体增殖、
目的: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Ultraviolet,UV)是皮肤过早老化的元凶。维甲酸及其衍生产物在皮肤光老化治疗中有显著功效,但长期的使用却会伴随着皮肤干燥、红肿、刺痛等强烈刺激性副作用。与之相比,海洋来源的天然药物替代品具有皮肤亲和性且可生物降解。研究发现紫外线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应答是皮肤光老化的重要机理,而褐藻铁钉菜(Ishige okamurae Yendo.)中蕴含着许多抗氧化和抗炎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