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工艺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它的突出问题是污泥沉降性能差。然而,膜生物反应器能很好地解决泥水分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污泥膨胀的工况下,污泥结构松散,过滤阻力较小;上清液清澈,出水效果好;同时,由于是在低溶解氧的条件下,能达到节能的效果。
因此,本试验将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在低DO条件下,有目的地使活性污泥发生膨胀,对膜生物反应器去除效果和膜污染控制进行试验研究。
采用4h的错流过滤方式对截留分子量为7万的三种超滤膜进行了性能比较,并确定聚偏氟乙烯膜为试验用膜。
先后尝试外部循环法、密封曝气及敞开曝气法营造低氧条件,最后敞开曝气法成功地使DO基本处于0.12-1.39mg/L,平均0.47mg/L。在此条件下,污泥发生丝状膨胀,SVI达262-331mL/g。
污染物去除特性试验表明,膨胀状态MBR对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率与非膨胀状态MBR相当,但膨胀状态MBR的总氮去除率较高。同时,膨胀状态MBR节约了供氧,可以达到与非膨胀污泥同样高的去除负荷。
膨胀态MBR中,由于丝状体互相缠绕,滤饼颗粒平均粒径不易变小,因而通量下降较为缓慢;由于丝状体的支撑作用,滤饼孔隙率较大,导致比阻较小,因而通量比非膨胀态污泥大。
通量影响因素试验表明:在泥龄为20-60天的范围内,泥龄越大,通量越大;曝气量较小时,通量随着曝气量呈线性增大,但在较大的曝气量下通量增大的趋势减弱;通量随着抽停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存在最佳的抽停比;通量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大呈幂函数规律下降。
膜污染机理研究表明:(1)在4h的恒压过滤中,滤饼过滤是主导过滤机制。(2)建立了滤饼阻力与时间的关系、滤饼阻力与压差的关系模型。将滤饼阻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二者十分接近。(3)临界通量为22L/m2·h,在相应的临界压力以下(10kPa)过滤时,通量的下降速度较慢。(4)启动过滤时应缓慢加压(或增大通量)。
膜污染防治研究表明:(1)最佳的活性炭粒径为114μm,活性炭浓度为lg/L;最佳的沸石粒径为137um,沸石浓度为1g/L。单独投加、混合投加及不同投加方式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投加物料的作用机理是使滤饼可压缩性减小,孔隙率增大,因而比阻减小。(2)投加物料可使临界通量提高,原因是细微颗粒被物料吸附后,成为相对牢固的整体,混合液中粒子的平均粒径增大了。(3)化学清洗时,NaCl0溶液最佳浓度为05﹪,最佳浸泡时间为1h,温度在43.3℃以下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