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多年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初任教师而言,他们不仅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校发展的新鲜血液,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村中小学初任教师而言,该群体不仅承载着一般初任教师的职责,更是要在农村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承担起促进自身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促进农村初任教师的良性成长刻不容缓。 反思型教师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西方国家,进而影响至全世界,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反思型教师适应了现代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又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因此,反思型教师不仅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更应该成为我国教师追求的基本目标,尤其以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为主,应促使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新形象成长。 农村初任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但是在反观我国关于农村初任教师的研究上,关注其成长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以对农村初任教师反思性成长的研究为甚。因此,本文在综合西方国家和我国关于初任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理论的基础上,以农村初任教师为逻辑起点,以反思型教师为发展追求,以反思为手段,论述其通过反思促进其从初任教师向反思型教师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困境,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此思路的指引下,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并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包括:初任教师的研究综述;教学反思的研究综述和反思型教师的研究综述。此外,对已有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及反思,找出已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并对文章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提出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现状调查:首先提出本文的调查设计,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的选择、调查过程以及调查小结。在调查的过程中以访谈或案例的形式总结出农村初任教师在反思性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层面及遇到的现实困境。 第三部分为困境分析:在第三部分总结的农村初任教师反思型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三种类型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以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找出核心因素,并以访谈或案例的形式实际地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为对策研究:针对论文前两部分对困境的描述和原因的分析,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增强教师反思,以促进教师成长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