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利用呼吸代谢舱测定不同浓度的氨气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为畜禽舍环境控制和生产优质鸡肉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共分为三个部分:试验一:探讨舍内氨气对肉鸡生长性能和体脂分布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400只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在4个呼吸代谢舱中,每个舱为1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氨气浓度控制在<3 mg.kg-1,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控制在25±3、50±3和75±3 mg.kg-1。试验期为21 d,21-31 d为试验前期,32-42 d为试验后期。肉鸡采用网上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分别在32d和42d时屠宰取样测定。呼吸代谢舱采用全自动化控制养殖环境条件。试验结果为:1)生长性能:在肉鸡21-31日龄阶段和32-42日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和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呈线性降低(P<0.05),而料重比(feed to gain ratio,F/G)没有显著变化。同时,在肉鸡21-31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氨气处理组的ADFI分别降低2.25%、7.09%和12.34%,ADG分别降低1.62%、16.90%和23.38%;在肉鸡32-42日龄阶段,氨气处理组ADFI分别降低12.85%、25.82%和30.14%,ADG分别降低6.47%、26.45%和45.04%。2)体脂分布:3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皮下脂肪厚度具有呈线性降低的趋势(0.05<P<0.10),胸肌含脂率呈线性降低(P<0.05),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度、肝脏和腿肌含脂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DFI与胸肌含脂率之间呈显著的低度正相关(0<|r|<0.40,P<0.05),肌间脂肪宽度与肝脏含脂率之间呈现显著的中度正相关(0.40<|r|<0.70,P<0.05),同时,与皮下脂肪厚度呈显著的低度正相关(0<|r|<0.40,P<0.05),皮下脂肪厚度与肝脏含脂率呈显著的低度正相关(0<|r|<0.40,P<0.05)。其它各变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腹脂率呈线性升高(P<0.05),相反的,皮下脂肪厚度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肝脏和胸肌含脂率呈线性降低(P<0.05),但是肌间脂肪宽度和腿肌含脂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同时,ADFI与体脂分布各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3)脂肪酸组成分析: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胸肌中各脂肪酸比例没有显著变化(P>0.05)。腿肌中硬脂酸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呈二次曲线升高(P<0.05),其中氨气浓度为50mg.kg-1的处理组,饱和脂肪酸与硬脂酸含量最高。相反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之比(unsaturated fatty acid/saturated fatty acid,U/F)呈二次曲线模型降低(P<0.05),且在50 mg.kg-1浓度处理组其比值最低。单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油酸及总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均有显著下降的趋势(0.05<P<0.10)。试验二:探讨舍内氨气对肉鸡血脂及脂肪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试验结果为:1)血脂蛋白:在肉鸡32日龄时,不同处理血清总胆固醇(cholesterone,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和HDL-C/LDL-C的比值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中HDL-C含量和HDL-C/LDL-C的比值呈线性增加(P<0.05),TC、TG和LDL-C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载脂蛋白:32日龄和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中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s AⅠ,apo AⅠ)含量呈线性降低(P<0.05),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apo B)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3)肝酯酶(hepatic lipase,HL)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活性:在32日龄和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HL活性呈线性降低(P<0.05),LPL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在32日龄时,肉鸡肝脏中HL和LPL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42日龄时,肉鸡肝脏HL与LPL活性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4)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含量:3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中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胰岛素(insulin,INS)含量和T3/T4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42日龄时,随着氨气浓度的升高,肉鸡血清T4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当氨气浓度达25 mg.kg-1氨气浓度时,肉鸡血清中T3含量和T3/T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三:探讨舍内氨气对肉鸡肝脏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一。试验结果显示,32日龄时,暴露于50 mg.kg-1氨气浓度中的肉鸡肝脏中苹果酸酶(malice enzyme,ME)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酰-Co 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肉碱脂酰转移酶Ⅰ(carnitine palmityltransferase-Ⅰ,CPTⅠ)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42日龄时,暴露于75 mg.kg-1氨气浓度中的肉鸡肝脏中ACC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E、FAS和CPTⅠ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氨气能够降低肉鸡生长性能,改变体脂分布,可能与脂肪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关,降低了肉鸡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