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区与所在腹地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符合各个区域政府建设高新区的初衷。目前虽然理论界和经济管理部门都认识到了这种互动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评价互动效果、以及如何增加互动效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鉴于此,本文利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调查研究以及数理统计与分析的研究方法探寻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互动关系和互动内容,研究解决区域间互动效应的测度问题。 高新区和腹地其他区域均是独立的子系统,拥有自身的运行层次和主体。因此,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互动发展体系是一个巨大的体系,具有复杂系统综合性、互制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征。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互动发展既受到经济、社会、科技、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又需要要素流动、产业互动和企业合作等内部驱动力的强力支撑。高新区作为腹地区域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经济区域,其建设和发展会对腹地区域的经济产出、产业发展、空间规模、科技进步等方面产生影响,腹地区域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状况、产业结构、政策等因素也会反过来影响高新区的发展。两个区域在多个方面存在着关联,高新区与腹地城市的互动主要通过要素、企业项目、产业和人文环境四个方面的互动来实现。 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互动发展过程实质上是由人力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各种要素流在区域要素禀赋和要素收益差异的条件下跨区域流动而引发的,企业和产业作为要素的重要载体势必会随着要素的流动而加强彼此间的分工与合作,最终实现高新区与腹地区域在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高新区与腹地区域良好的互动关系离不开区域间公共基础设施、商用设施的共建和对接,它们是区域间长期、稳定、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区域间的互动效应不仅有经济要素的流量效应体现,也表现为区域间设施、设备和技术共享等方面的共享效应。即互动效应是流量效应和共享效应的整合。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第一,基于地理学、流量经济学和系统理论研究视角展开,界定了高新区、腹地、互动发展和互动效应的概念,推演了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互动关系,强调了区域互动发展中互动区域的主观能动性,探寻了高新区与腹地区域互动发展的层次、参与主体、互动特点、互动形式、内外部动力和现实制约因素等,规范了高新区和腹地的统计口径,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区域发展理论。 第二,创新性构建了高新区与腹地城市互动效应的过程测度体系。将区域间的互动发展深入到了人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层面,构建了高新区与腹地区域互动效应过程测度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旨在测度高新区与腹地城市互动过程中的流量规模和趋势。 第三,完善了高新区与腹地区域互动效应的状态测度指标。本文将体现高新区与腹地区域互动效应结果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组合,包含经济互动效应和社会互动效应两个一级指标、涉及经济规模、增长力、外向度、产业结构、财税、空间面积、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克服了单一经济指标表达的不足。并以石家庄高新区为例进行了应用性研究,测度结果与现实状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测度体系的实用性和合理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高新区与腹地区域的量化分析,为各类园区与腹地区域互动效应的测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深入分析了高新区和腹地各自在互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具有解决高新区自身发展瓶颈和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此外,高新区的发展是国家和省市区域政府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结论可以为国家或省市政府等行政部门制定高新区及腹地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