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加固后覆岩矿压规律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北矿1512(3)工作面上覆基岩风氧化带内岩石破碎泥化,难以形成承载结构,为厚表土薄基岩无关键层结构,基岩厚度只有18-25.8m,冒落带易波及风氧化带。为了避免采场发生溃砂、压架事故,从地面施工钻孔对风氧化带顶板进行注浆加固,构筑一层人工承载层,承载上部冲积层所传递下来的载荷。本文运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对风氧化带整体加固前后覆岩移动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有:采场覆岩破断特征、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场覆岩下沉规律、覆岩裂隙发育、支架工作阻力。通过对厚松散层风氧化带内注浆后开采采场支架工作阻力、巷道围岩实测数据分析,论证了1512(3)液压支架的适应性。(1)风氧化带内注浆后,风化基岩拱推力线的压缩变形量明显变小,风化基岩的拱高变化值也减小。注浆后风化基岩薄板整体下沉量减小,浆液的粘结性使裂隙面上的粘结力提高,内聚力增大。注浆后风氧化带的岩石质量指标RQD值大于70%,单轴抗压强度提高至15MPa,抗拉强度不小于3MPa,注浆加固后的岩体表观较为平整光滑,微观缺陷被挤密。(2)厚松散层工作面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后,应力峰值、应力集中系数、垂直应力影响范围、采空区中部最大垂直位移下沉量都显著减小。注浆后风化基岩处裂隙发育区减小,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工作面前方应力增高区以及支承压力峰值与煤壁距离都减小。(3)厚松散层工作面风氧化带整体注浆后,工作面各部位老顶初次来压步距27.7-36.5m,平均31.49m,动载系数分布在1.34-1.42。采场中部来压步距较小,来压频繁,上下端头侧来压步距较大。中部采场首先来压,之后机头端开始来压,最后机尾端来压,呈现分段来压的现象。采场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各部位老顶周期来压步距9.9-17.9m,平均13.76m。工作面中部支架工作阻力一般较大,采场老顶基岩级别为Ⅱ级,老顶来压显现明显。(4)支架能够满足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开采时期采场的顶板控制要求。采场煤壁前方10m范围内为采动影响剧烈区,20m范围内为采动影响明显区,30m以外受采动影响逐渐减弱,80m以外基本上不受采动影响。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当今世界资源日趋短缺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节能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和研发的焦点。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循环寿命等都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的种类比较多,但Ni-MH电池以其高的比能量、高比功率、无污染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到混合动力汽车中。所以对Ni-MH电池性能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位
学位
硫化矿物浮选理论研究一直是选矿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很多研究者对硫化矿和电化学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对方铅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脆硫锑铅矿、
叶片作为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设计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而气动性能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叶片外形设计及机组效率。因此,对叶片进行气动性能计算
期刊
和其它岩体透水机制的研究相比,煤体透水机制的研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其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实际上,由于对煤体透水机制及理论了解不够透彻,由此造成的水害事故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需要相联系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才可能正确有效的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自己的教学水平出发,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对采用的教
断裂带的活动性与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断裂带垂直形变监测对捕捉地震前兆异常情况、预测地震危险性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闽赣断裂带5年跨断层水准观测数据,首先,通过拟合残差、F检验置信度水平综合判断各监测场地的多项式拟合阶数,构建了拟合效果较优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其次,引入卡尔曼滤波理论,分析并确定滤波先验信息,建立了垂直形变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两种模型对闽赣断裂带垂直形变进行预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