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CA125、age及应用rituximab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作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侵袭性淋巴瘤有很多不同的亚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普遍。在国内,DLBCL的出现率相对较高,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40%-50%。病理学上,本病有较强的异质性。所以,探索对DLBCL患者预后的各类相关因素,对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DLBCL患者的典型表现、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顾分析。  方法:  2009年1月1日-2016年8月1日,抽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31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学成功确诊。统计病患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B症状、肿块大小、有无结外侵犯、淋巴细胞个数、免疫表型、Ki-67、CA125、β2-MG、LDH、BMI、国际预后指数(IPI)、治疗方案、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  结果:  131例病患:年龄在60岁以上、结外已明显侵犯、Ⅲ-Ⅳ期、淋巴细胞绝对个数<1.3*10^9/1、CA125≥20、LDH≥240、β2-MG≥2.5、不用利妥昔单抗、非生发中心来源、IPI评分3-5分的患者近期疗效OR较差。根据Kaplan-Meier法,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评估,并对各个因素拟行Log-rank分析,结果:年龄,B症状,临床分期,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外侵犯,CA125,LDH,β2-MG,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IPI分值、BMI指数对DLBCL病患的OS以及PFS有直接的关联,可将其当作临床预后的提示因子。结合COX模型,对患者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CA125以及BMI等指标,均可当作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  结论:  DLBCL临床预后受到年龄、分期、B症状、LDH以及CA125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年龄、是否应用利妥昔单抗、CA125以及BMI指数均为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以独立预后因素建立的新的评分体系中,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预后相对越差。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60岁以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经心脏介入手术出院后的各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出院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以及出院后的近期预后情况。探讨辽宁地区6
幼儿进入大班后,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孩子入小学后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国务院、教育部也一再下发通知,要求坚持科学保教,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针对电磁场微波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中理论性强,概念模型较为抽象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在典型工程环境下引导学生构建电路模型的构想.在授课过程中紧密结合工程应用案例,针对典型电
新形势下,电大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渗透人格教育,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在电大学校教育体系中,历史课程占据着文化课的基础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