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港通,即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本文将选择2014年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宣布实行沪港通以及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作为两个关键时点,选择这一段时间内指定两市三十余只金融股、地产股的对数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用Copula函数对两市开通沪港通之前以及开通沪港通之后金融股、地产股对数收益率做出统计分析,并采取通用的Monte Carlo方法选择相对应的Copula函数,最后从对应Copula函数出发,结合之前统计相关特征,最后得出开通沪港通对两市关联结构有着“阀门式”作用,沪港通机制推出的确改变两地股票相依结构。波动率分析是金融学界经久不息的话题,正因为它在资产定价这块有着重要地位,对于沪股通市场波动率特性:时间可变性(time varying)和聚集性(clustering),但并不是所选取股票都是“尖峰厚尾”,我们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得出两个股市部分板块的波动率部分板块并不受沪港通的出现而发生改变,针对波动率随沪港通出现有记忆性波动的板块,我们将采用GARCH模型对2014年4月11日至2015年2月27日,中间选择沪港通开通之日11月17作为断点,然后对股票收益率波动率进行建模,因为GARCH能够较好捕捉到股票收益率长记忆性特征,最后结果显示所选板块股票记忆长度、冲击强度,从而验证两地股市地产股与金融股板块是否存在杠杆效应。对于政府、投资者、企业,研究沪港通交易机制都有其战略性指导作用。事实上,沪港通市场并非是完全开放市场,因为港交所、上交所对沪港通交易金额、种类做出限定,也给本文指引未来改进的方向,同时,本文也为将来两地股票市场完全开放、两地股票投资者提供借鉴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