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类型、自我分化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为探索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学机制以及心理治疗模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对符合简要国际神经精神科访谈工具(MINI)中文版诊断的123名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和120名健康对给予问卷调查:①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中文版修订版(ECR-R)评定依恋的焦虑和回避两个维度,然后再将其转换成依恋类型;②采用自我分化量表修订版的中文版(DSI-R),评定区分理智和情感的能力以及在亲密关系中即体验亲密又保持自我独立性的能力;③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评定焦虑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结果:①焦虑障碍组患者的ECR-R焦虑维度、回避维度及STAI分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DSI-R总分、情绪反应性、自我位置维度分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焦虑障碍组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57%),其中迷恋型占18.4%,淡漠型占24.6%,恐惧型占14%。不安全依恋类型者罹患焦虑障碍的风险是安全型的4.88倍,其中恐惧型风险最大,是安全型的15.02倍,迷恋型者是4.38倍,淡漠型是3.76倍。③在病例组,迷恋型和恐惧型患者的DSI-R总分和情绪反应性维度分值低于安全型和淡漠型,迷恋型患者的情感断绝维度分值最低,恐惧型患者的特质焦虑分值最高。④对照组安全型被试与病例组安全型被试相比,DSI-R总分和情绪反应性维度分值高,STAI分值低。病例组安全型被试和病例组不安全型被试相比,DSI-R总分、情绪反应性和情感断绝维度分值高而STAI分值低。⑤患者组的ECR-R焦虑维度分值与DSI-R总分及各维度分值呈负相关⑥患者组的DSI-R总分和情感断绝维度分值分别与ECR-R焦虑维度分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后者能预测前者的41%、29%,DSI-R情绪反应性维度分值与ECR-R焦虑维度和回避维度分值有线性回归关系,后者可联合预测前者的36%。结论:焦虑障碍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组不安全依恋类型占多数,自我分化水平低,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高;迷恋型和恐惧型患者相对于安全型和淡漠型患者的自我分化水平低而焦虑水平高;病例组安全型被试的自我分化水平低于对照组安全型而高于病例组不安全型,其焦虑水平也在两者之间;焦虑障碍患者的成人依恋焦虑维度与自我分化呈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