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士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549881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运用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软脑膜侧支,探索侧支循环等级与CT灌注参数之间的关联;探索Lp-PLA2等相关因素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关系;分析侧支循环等级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天内伴有病灶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完善Lp-PLA2、CRP、HCY、GLU等检查,运用多时相CTA联合CTP评估软脑膜侧支(同时记录该检查时的血压与时间)。在CTP工作站上,自动测得病灶侧与镜像侧核心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平均CBF、CBV、TTP、MTT以及面积,用“病灶侧/镜像侧”得到rCBF、rCBV、rTTP、rMTT;借助多时相CTA的ASPECTS侧支评分量表,将侧支循环4-5分的患者归为良好组,侧支循环0-3分的患者归为不良组。(1)分别比较核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的CT灌注参数在两组中的差异,使用Spearman分析梗死区面积与侧支循环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ROC曲线寻找判断良好侧支循环的最佳CT灌注参数。(2)比较Lp-PLA2等因素在两组中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对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关系。(3)将发病90天的mRS评分≤2分判定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判定为预后不良,比较两组中良好率的差异。结果本课题共纳入47例患者,侧支循环良好组14例,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1、侧支循环良好组较不良组核心梗死区rTTP、rM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梗死区rCBF、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较不良组缺血半暗带rCBF、rCBV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rTTP、r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TT为判断核心梗死区侧支循环等级的最佳CT灌注参数,相应截断值为2.02(AUC=0.761,95%CI(0.609-0.912),P=0.005);rCBF为判断缺血半暗带侧支循环等级的最佳CT灌注参数,相应截断值为0.599(AUC=0.775,95%CI(0.630-0.920),P=0.003)。侧支循环等级与核心梗死区面积呈负相关(r=-0.771,P<0.001),与错配率呈正相关(r=0.866,P<0.001)。2、侧支循环良好组Lp-PLA2高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史(OR=0.098,95%CI(0.010-0.986),P=0.049)、检查时收缩压(OR=1.109,95%CI(1.021-1.205),P=0.014)、Lp-PLA2(OR=1.031,95%CI(1.010-1.052),P=0.004)与侧支循环的状态相关,而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收缩压、入院时舒张压、发病-检查时间、检查时舒张压、空腹血糖、CRP、HCY未显示出对侧支循环状态的影响关系(P>0.05)。3、侧支循环良好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不良组(χ~2=9.171,P=0.002)。结论1、CT灌注参数中核心梗死区的rMTT与缺血半暗带的rCBF能判断缺血脑组织的侧支循环状态。2、Lp-PLA2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良好形成的促进因子;收缩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侧支循环状态相关。3、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具有相对好的临床预后。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主要城市交通压力日增,包括南京在内的一二线城市纷纷建造地铁来缓解交通拥堵;随着地铁施工发展,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研究成为热点。南京市河西版块位于长江中下游南
针对大距离徙动星载SAR大测绘带精确成像的需要,利用分解后的距离模型重新推导了波数域算法,得到了能够满足成像指标一致性的波数域成像算法。为了根据距离门连续改变多普勒
在海上油气田的总体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的不同特性确定采用不同形式的平台,而每种不同形式的平台功能和结构形式也是不同的,进而平台的总用钢量也是不同的。通过渤海油田多
为了探究半潜式平台在工作海况下气隙量的变化情况,该文基于势流理论和粘流理论开展了在不同有义波高、谱峰周期和浪向角下共计29个工况下的半潜式平台气隙量的数值预报。数值
为了揭示低地球轨道环境中的原子氧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MoS2/酚醛环氧树脂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并在原子氧地面模拟设备中对其进行辐照。采用球盘摩擦试
该文结合声学有限元方法(FEM)、边界元方法(BEM)和统计能量分析方法(SEA)的全频域声学分析技术,对海洋工程结构物——大型或超大型海洋固定平台进行同一环境条件下的一体化声学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