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原型解读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iman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以其后现代性的独特结构,存在主义的主题,尤其是对谜一般的女主人公萨拉的形象塑造等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萨拉是谁?”作者在小说中问道。她迷惑了每一个人,包括作者本人。她是.一个堕落的女性,一个诱惑者,一个精神病人,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还是一个人性进化的实践者、探索者、牺牲者? 本文拟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萨拉这一形象。通过找出这一人物形象中隐藏的多个原型,揭示了萨拉从莱姆镇的堕落女人到新女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同时,《法国中尉的女人》也是一部具有强烈的存在主义色彩的小说。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萨拉身上体现了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精神和自由选择。萨拉寻求自由,实现自我的道路从两个方面以隐喻的方式体现:一是通过对自我形象的选择;二是对行动的选择。 本文由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借用的原型批评理论的相关理论。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它产生于集体无意识。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理论找出并分析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结构或人物的原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把握作品的本质。 第三部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原型分析,由两节组成。第一节,夏娃原型:莱姆镇的萨拉是一个堕落的夏娃的形象,也有着夏娃一般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遭到镇上的人们的排斥;第二节,撒旦原型:与社会势力的抗争中,萨拉表现出了撒旦式的叛逆和不屈;撒旦原型揭示了萨拉对查尔斯的操纵和引导:萨拉以撒旦式的诱惑,精心策划,不仅得到了查尔斯的爱情,而且一步一步使得查尔斯步自己的后尘,从而也走上寻求自我存在的意义的道路。 第四部分共分两节,由两个意象的原型组成。第一节,替罪羊原型:萨拉被雇主开除,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病,被莱姆镇驱逐,成为替罪羊形象。然而,这不是真正的驱逐,而是萨拉的自我放逐,因为萨拉有意将自己的行踪暴露给雇主的管家,才被解雇,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但使她得到查尔斯的帮助离开了莱姆镇。
其他文献
本文试图通过集中探讨哈罗德·布鲁姆诗学理论的中心概念—崇高,进而深入理解其诗学理论。人们对崇高概念的认识自古希伯莱的宗教教义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修
在分析模具生产并行工程的特点及模具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基础上 ,指出满足并行工程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定义模型 ,必须同时包含生产必需的设备动态信息和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