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汉语教学汉字与词汇偏误浅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04555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偏误主要可归纳为汉字的误写与误用,而误写则有错字和别字两大类。笔画结构写得不合标准,写得不成字的为错字,该用甲字而错用了乙字的为别字。不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字都应算作错别字。而汉字误用包括字、词意义及规范用法把握不准而将音同、义近、形似的字、词错用。词汇偏误为常用词汇和成语的错写错用。这些现象可分为词义上的偏误、词汇的错写及词汇运用上的偏误。错别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衍生,自古就有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写错别字用错词汇的现象日趋严重。不能正确认识及运用规范汉字和词汇,在运用和书写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不但影响学习成绩,也影响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推进。   本文针对在马来西亚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收集到的汉字与词汇偏误进行了分类及辨析,探讨马来西亚汉字与词汇偏误的成因,并揭示学校存在语言不规范的现象,并针对这些偏误,综合归纳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教学策略。文章中所收集的错别字进行认真分析和归纳后,发现汉字误写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文章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探讨学生在汉字与词汇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方法。   本文按客观原因如汉字结构、字形、字音、字义进行汉语教学的分析,及主观原因教与学的层面分析融入到教学当中,以解决汉字与词汇偏误的问题,进而改善识字教学的质量,减低汉字与词汇的偏误现象。
其他文献
“A一点”是汉语口语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格式,也是一个典型的构式。本文在学界前人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希望通过对“A一点”构式的隐性比较功能的研究,探讨语法形式
蒋光慈活跃于革命文学的初发阶段,他作为第一个将革命引入文学创作的作家,享有“革命文学之师”的美誉。然而正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却在创作的终生饱受各种各样声音的批评--有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