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胸部放疗部位与心脏早期损伤的关系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应变率成像技术(Strain rate imaging,SRI)分析胸部放疗部位与心脏早期损伤的关系,评价其在心脏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接受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分为2组:A组38例,(从前胸照射);B组22例,(从前胸、后背对穿照射)。采用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其所配置的SQ联机分析软件对两组于放疗前1~3天,放疗5~6周后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和SRI参数测定。并比较两组放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值和左心室前壁、下壁、侧壁、前室间隔、后室间隔、后壁基底段及中间段12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房缩期最大应变率(SRA)。选择我院门诊体检者30例,作为平行对照组,记录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上述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放疗前比较A组(前胸照射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收缩期最大应变率(SRS)、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明显减低(P<0.01);B组(前胸后背照射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后壁的SRS、SRE减低(P<0.05);两组左室舒张功能(E/A)均减低(P<0.01),而未发现明显的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检查异常,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放疗后A组(前胸照射组)左心室前壁、前间隔的SRS、SRE较B组减低(P<0.05),B组(前胸后背照射组)后壁的SRS、SRE较A组明显减低(P<0.01)。平行对照组在首次检查后,间隔5~6周后未发现常规超声心动图及SRI参数的明显改变。结论放射线直接照射部位心肌功能较易受到损伤,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相比,SRI技术能更早、更敏感的定量评价胸部放疗患者心脏的早期损伤,从而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及早发现放疗所致心脏损害,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以葡萄糖无氧酵解为主的供能模式一直被认为是人类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谷氨酰胺也是多种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既往乳腺癌、卵巢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