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岗岩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层岩性,风化花岗岩是花岗岩受到一定的物理或者化学作用而产生的一种风化岩体,花岗岩在风化作用下完整性受到破坏,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也产生一定的变化。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对风化后的花岗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尤其对风化程度较高的全强风化花岗岩,更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风化花岗岩地层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云南、湖南、江西、广西、贵州、广东、福建和海南等省份,这些地区大都位于亚热带地区,有着气候上的相近之处,气候湿润,降雨较为丰富,因此,花岗岩极易受到风化作用。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尤其是全强风化花岗岩,风化作用向岩体内部深入,使得花岗岩岩体内部的结构、构造及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岩体抗剪、抗压强度与整体稳定性大为降低。一般来说,天然状态的风化花岗岩强度与稳定性跟含水率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在浸水后其强度明显降低,在该地层进行隧道施工时极易遇到掌子面坍塌、突水突泥等工程难题。基于上述原因,开展了对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深埋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及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本文结合大临铁路勐麻隧道工程,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探明了全强风化花岗岩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揭示了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的关系,给出了全强风化花岗岩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取值范围,(2)建立了全强风化花岗岩围岩分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全强风化花岗岩围岩分级方法。(3)基于现场监测数据,提出了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荷载修正计算方法,给出了荷载修正计算公式。(4)探明了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隧道不同施工方法隧道掌子面破坏模式,提出了不同围岩级别隧道合理开挖工法,揭示了水灰比对浆液性能及隧道注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隧道注浆浆液合理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