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频rTMS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b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应用3Hz和10Hz的rTMS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损伤对侧皮层兴奋性、上肢肌张力、Fugl-Meyer评分和ADL的变化,以评估3Hz和10Hz的rTMS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更优的高频率rTMS治疗参数提供依据。  方法:  招募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入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基础药物治疗,A组接受3Hz的rTMS,B组接受10Hz的rTMS,C组接受伪rTMS(刺激参数同B组),均刺激患侧大脑半球。每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共2周。治疗前、后和治疗结束一个月对患侧上肢进行FMA、MAS、MBI评分,并测量治疗前、后损伤对侧大脑半球的RMT。  结果:  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2.治疗后,A、B组RMT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C组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三组RMT以及改善程度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3.治疗后B组肘屈肌群MAS评分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三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时,A、B组评分优于C组(P<0.05)。  腕掌屈肌群MAS评分,A、B组治疗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C组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MA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4.三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时,FMA评分(上肢近端、手和近端+手的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A、B组治疗后、随访与治疗前的FMA评分(上肢近端、手、总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C组(P<0.05);A、B组随访与治疗后的FMA评分(上肢近端、总分)改善程度优于C组(P<0.05),而三组FMA评分(手)各时间段的改善程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5.三组患者MBI评分治疗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MBI评分和各时间段的改善程度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高频rTMS作用于损伤侧大脑半球可以降低损伤对侧半球皮层兴奋性。  2.高频rTMS可以降低脑卒中上肢BrunnstromⅡ-Ⅲ期患者患侧上肢肌张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康复。  3.高频rTMS和常规康复训练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3Hz和10Hz的rTMS疗效相近,但10Hz的治疗时间明显优于3Hz,临床应用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 丹参酮ⅡA对人羊膜上皮WISH细胞水通透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人羊膜上皮WISH细胞水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CCK-8方
目的:分析与评价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AL-Scan(Nidek,日本)与Lenstar(Haag-Streit,瑞士)对白内障患者眼球结构参数的测量的一致性。  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入选标准选取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