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冰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能的远距离输送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高压架空输电又是远距离输送电能的主要方式,在其工作期间可能会受到风荷载、雨雪荷载以及地震作用。相较于地震荷载,雨雪荷载以及风荷载的作用更加频繁,尤其是当输电导线因覆冰而变为非圆断面时,在一定的风速条件下,导线会产生一种低频、大振幅的自激振动,也称为舞动。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该问题的研究就从未间断,但至今仍未得到合理解决,舞动引起的相间闪络、跳闸停电、导(地)线断股、金具及绝缘子损坏、杆塔螺栓松动脱落,甚至断线倒塔等线路破坏事故依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因此,有必要对覆冰输电线的气动力特性以及覆冰输电塔线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某500k V高压输电线路实际工程为背景,在对新月形覆冰单输电线及新月形覆冰多分裂输电线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覆冰输电塔线体系的风致振动响应特征,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单导线及四分裂输电线为例,对不同风攻角、不同风速、不同覆冰厚度时导线的气动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输电线易发生垂直舞动的风攻角范围为46.3°-76.4°以及131.3°-173.5°,易发生扭转舞动的风攻角范围为131°-180°,因此,实际输电线路架设时应尽量使线路走向避开该风攻角范围。(2)将得到的气动力通过角度关系转化为水平力、竖向力以及扭转力施加在覆冰输电线上,对单独两端固定的输电线和塔线体系中的输电线风振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两端固定的输电线相比,风载作用下塔线体系中的输电线位移响应远大于两端固定的单独输电线,说明塔线体系中输电塔对输电线的风振响应有一定的放大作用。(3)以跨度为400m、覆冰厚度为10mm、风攻角为60°工况为例,对不同风速情况下的覆冰输电塔线体系进行风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中输电线的起舞风速为4.788m/s,因此,风速大于4.788m/s时,应注意监控并采取防舞措施。(4)随着风速的增大,输电塔的位移和应力响应均有一定的增大,且增幅增加较快,其中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塔顶处,应力最大处出现在塔腿和横担部位,属于较危险的部位,在实际中应特别注意。
其他文献
移动群智感知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感知模式,其巧妙结合了众包思想和移动感知设备,有效弥合了智慧型泛在深度感知和计算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的鸿沟。然而,如何高效激励感知用户持
绿色经济建筑可持续发展以及新一轮生态环境保护为钢结构带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毋容置疑钢结构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乃至大土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众所周知,在地震区或
郑板桥是扬州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他擅画兰、竹、石,以诗书画印四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个人境遇密切相连。郑板桥命运坎坷,一生起落沉浮。世事相扰、相遇,形成异于他人的艺术创作观念,以及绘画实践中的美学思想。在他所留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从画作的题跋,看见郑板桥对中国画的本质、创作、发展、审美认识、作品构成、审美范畴方面,具有远见卓识的看法。郑板桥在绘画创作思想上,提倡“以少胜多”、“以新胜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比例的提高,我国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超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往往在遭遇地震等灾情时难以短时间疏散人群,因此其安全性备受瞩目
铁路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伴随短视频等自媒体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由“铁闹”等铁路突发事件引起的涉铁网络舆情备受大众瞩目,不断登上网络头条热点。公安机关作为维护铁路治安稳定的中坚力量,面对公众整治“铁闹”等不法行为呼声不断高涨,公安机关应该既要依法打击扰乱铁路治安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充分做好处置涉铁网络舆情的应急准备。本文基于危机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站在公安机关管理主体的角度,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访
含能材料的内摩擦系数对指导材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工艺参数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物料内摩擦系数测试机理及方法的探索,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
目的:分析初次手术使用不同颅骨固定材料对再次手术造成的可能影响,以期为后续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本文讨论颅骨锁连接片均为不可吸收材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05月2019年08月间需原入路二次手术的的病例13例。结果:此次13例患者中,首次手术使用连接片为9例,使用颅骨锁4例,使用颅骨锁的患者二次手术时开颅较为困难、耗时较连接片较多,对颅内影响相对较大。颅骨锁与连接片,其各有优缺点。但在遇
本论文旨在研究《孟子师说》之哲学思想,绪论部分概述了《孟子师说》成书过程、文献版本以及前人研究成果。特别关注“黄宗羲《孟子师说》是否继承其先师思想”以及“《孟子
2008年自比特币被提出以来,数字货币开启了新的时代,而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区块链技术就是在不可信的分布式环境中,网络上的节点通过特定的共识机制对公共账本达成一致的技术。其中共识机制作为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解决了分布式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互信问题。作为解决分布式系统一致性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一个性能优秀的共识机制可以提升系统性能,促进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深入研究区块链的共识
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最常用的自动化设备执行器之一,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际应用中,永磁同步电机往往需要执行周期跟踪任务,此时系统中会存在许多周期性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