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温室数值分析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njhki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值计算的不断发展,计算流体力学(即CFD),以其高效(模拟程度高,节省建设时间)、全面(能模拟多种条件和环境)、成本低廉(无需实验基础建设)等优点,成为了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数据实验处理和分析研究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得力工具。科学研究表明,在温室作物种植中,单纯、一味地追求温度达到作物的生长条件要求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温室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要对温室进行通风处理。本课题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冬季温室室内环境情况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建立温室室内通风系统提供理论支持。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地区(如:哈尔滨),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过低,当地的日光温室在冬季供暖的情况下,为保持室内温度,温室中并不进行通风,以至于温室内空气不流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不均匀,造成了植物生长环境不理想且易发生病害等问题,提出优化温室内气流组织。本文以哈尔滨地区东北农业大学内温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温室CFD模型,对寒冷条件下温室内温室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并通过模拟值与实验测量值对比验证了CFD模型的准确性。之后根据模拟情况,对温室内循环风扇进行选型后又对其在温室内的安放位置进行了模拟分析及多组方案的对比实验。本文根据实验温室的情况,分析了温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5种安装内循环风扇的方法来改进温室内的气流组织状况。主要分析了安装单台风扇和两台风扇下温室内气流组织的状况,其中在两台风扇的安装分析中又分为了对角安装和水平安装两种方式,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状态下不同的安装距离对温室内气流组织及温度场状况的改善情况,比较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本文从温室内温度场及风速场方面为改善我国寒带温室内微气候环境,建立完善的温室管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是国家863计划项目“数字农业精准生产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中专题“数字化渠系平台建设与精准灌溉管理决策应用”(2003AA209040)的一部分。针对灌区数据信息传输方法零散、落后的自然状况(个别灌区虽使用先进的自动测量传感仪传输数据,但因造价昂贵,依据国情在相当长的时间很难普及),本研究提出结合GPRS无线网络技术、GPS技术、嵌入式PC模块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灌区建立起一套较快捷、实用、
论文采用国产AIP-01型电弧离子镀膜设备,在高速钢、不锈钢和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出TiN和(Ti,Cr)N薄膜,研究了沉积工艺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界面结构
官厅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之一,由于受上游及库区周边地区排放大量污染物的影响,水体呈微污染状态,改善三家店水库水质对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张具有重要的意义。砂渗滤系统是
本研究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可扩展性等已初步建立了以VisualBasic为主软件,以MicrosoftOffice,ArcEngine等为宿软件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
水环境治理理念与技术的创新发展,相应提升了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一体化工程治理体系,通过河道生态建设,改善河道防洪能力,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全面加强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
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目标,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研究目的,对发展与创新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
精细农业日益成为高新农业技术研究的热门领域,土壤特性与作物信息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是发展精细农业所必需的技术支撑。以往的研究重点是土壤特性或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作物生长性状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有所欠缺,而作物的生长性状是联系土壤与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需要深入研究。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在江苏省“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项目(跨流域调水和节水工程新技术及应用),以及江苏省水利动力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