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解有机物(DOM)是水体环境中重要的碳库,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长江口的水文环境相对复杂,本论文对冬季长江口DOM进行了综合研究,为更好的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提供有效地基础数据。通过测定长江口表层水中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吸收光谱,荧光特性及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分析了DOM的分布特性;并选取不同盐度的站位进行DOM光化学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温度范围:5.7~12.7℃,盐度范围为:0.5~33.4,C总氮:C总磷为35:1,说明该区域为磷限制。CDOM吸收系数a355范围为0.31~2.16 m-1,平均值为1.00±0.64 m-1。a355与盐度呈现负相关性(R2=0.9546),表明其来源以陆源为主,且河口混合行为表现为保守混合。由比紫外吸光度(SUVA254)随盐度增大而减小得知,陆源CDOM相对于海源CDOM的芳香性较强。光谱斜率比(SR)与盐度关系符合保守混合模型,说明研究区域的SR主要受物理作用影响。CDOM的荧光组分有6个,其中C1[280/320 nm]、C3[235(285)/336 nm]、C6[225(275)/310 nm]组分为类蛋白质,C2[235(310)/428 nm]、C4[270(310)/464(386) nm]、C5[250/468 nm]为类腐殖质。类腐殖质组分与盐度均呈现保守混合性,说明其主要来源为陆源。DOC的浓度范围为0.94~2.22 mg/L,平均值为1.56±0.39 mg/L,其与盐度呈正相关性(R2=0.8048)说明长江口冲淡水作用为DOC浓度分布的主控因素,且其河口混合行为表现为保守性。为了避免直线回归的单一性,采用线性回归拟合a355与DOC的关系,二者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2=0.8841),表明CDOM可以作为DOC的示踪物质。光化学降解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CDOM的降解率逐渐增大,说明温度对CDOM的光化学降解起到促进作用。C1及C7站站位的CDOM光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8.62 KJ/mol和9.69 KJ/mol。而DOC浓度在48 h内只有C7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了C7站位中DOC相对于其他站位较易降解。光化学降解过程中pH值呈现碱性时CDOM降解的相对较高,说明了碱性条件下CDOM易降解。然而在B5及A4-8站位中DOC的降解的则在酸性条件下有所变化,说明了这两个站位中CDOM与DOC发生降解的物质结构是不同的。研究三个盐度梯度(0.5、15.9、32.7)站位DOM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变化。在相同培养周期内,低盐度样品CDOM和DOC的降解率较低,说明了陆源溶解有机物不易被微生物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