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热潮,虽然世界各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但城市绿地成为评价这三类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绿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可以美化城市整体景观。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别提取长沙市1999年和2010年的绿地信息,对这两年长沙市城市绿地面积、空间格局、绿地斑块类型等进行比较,分析这10年间长沙市绿地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针对长沙市绿地系统空间格局存在的问题,依据长沙市的地域特色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优化对策,为长沙市今后绿地建设提供一些决策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长沙市都市区城市绿地系统空间格局不合理。中心城区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是绿地面积却是本研究区域内最少的,并且现有的绿地大多是一些零星的小型园林绿地,彼此之间缺乏合理的连接。而大型绿地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较低的长沙市区周边地区,以岳麓区、暮云镇、跳马镇、丁字镇等区域最为集中。(2)长沙市都市区城市绿地破碎化趋势明显。从1999年到2010年城市绿地越来越破碎,1999年小型绿地斑块所占比重为1.32%,到2010年上升到3.16%;与此相对应,大型绿地斑块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89.43%下降到2010年的79.34%。到2010年,城市中心区基本上没有超大型的绿地斑块,原有的大型绿地斑块逐渐被分化和蚕食。(3)重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轻自然绿地的保护。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长沙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从1999年的4319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8598公顷,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在这10年间有增加的趋势,而本文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的绿地数据显示,1999年至2010年长沙都市区绿地总面积是呈减少趋势,虽然不能保证遥感影像解译的绝对准确,但一定程度上说明长沙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偏重于园林绿地的建设,而忽视了自然绿地的保护。(4)急需建立高效的城市绿地管理系统。对于长沙市城市绿地分布不合理和绿地斑块类型多样化的现状,除了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和园林部门进行日常绿地管理和维护之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涵盖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绿地专门管理机构,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计算机技术,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专职监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