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ao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从一定角度讲,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当今,我国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的应试教育以及市场经济下教育的激烈竞争所导致的诸多负面影响等原因,他们大多合作意识淡薄,合作能力薄弱。这让每一个关心学生成长、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站在一个新时代、新思维的、新理论的起点上,认真思考教育中一个更具深刻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要有效的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就必须了解中学生合作意识这一品德的心理结构。因为品德是有结构的整体,品德养成的实质就在于形成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品德心理结构。中学生合作意识是由合作认知、合作情感、合作意志、合作行为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合作行为是中学生合作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达到最终的知行合一。我们还应看到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由于中学生年龄跨度大,又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生显著变化,心理上变化和发展也较快。从整个人生发展来看,这一阶段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这就使得在对中学生进行合作意识培养时要结合他们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从树立最基本的“尊重意识”做起,进而逐步做到“团体意识”、“亲合他人意识”、“扬长补短意识”。这些共同构成了培养中学生合作意识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实施具体培养对策过程中,侧重于实践通过集体活动以及家庭所设置的各种合作情景,让学生在使用情境实践中真正体味到合作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其次,利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等来进一步培养中学生的合作意识。特别指出的是,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淡薄现象已经引起了关注。国家从政策上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必要的活动时间,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扩大交往的空间,增加交往的机会。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合作意识会得到培养,合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得不到真正贯彻实施,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应试教育。为此,我们可以试用政府加大监控力度,使教育改革顺利进行,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真正和谐,我们整个社会才会真正和谐。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要求促进个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对现实的适应、对未来的创造的教育。作为一名从教一线的教师,希望自己的学生真正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的成长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新型人才。当你觉得自己是一个益于他人益于社会的人的时候,你自己也会享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其他文献
集装箱堆场的资源调度,关系到整个港口的运作效率。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量的迅猛增长,许多港口逐渐采用进出口箱混合堆存模式。但是,在混堆模式下,因进出口集装箱作业
企业会计核算是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并且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稳步健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向周边扩张,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对城市规划区周边区域与城市棚屋区的改造及房屋的征收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房屋征收直接涉及到公民
碳化硅(SIC)纳米晶须不仅维持SiC块体材料的宽带隙、高临界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等特点,还由于小尺寸和低维效应,在光、电、热、磁及机械性能等方面展现奇特性
钛/铝层状复合材料具有两种材料优异的特性,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工程需要。开发了热轧复合技术,成功制备了铝(1100)/钛(TA2)/铝(1100)三层复合板。研究了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
报纸
伦勃朗总是在他油画的巨大光环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很少有人提及伦勃朗蚀刻版画。而蚀刻版画恰恰是伦勃朗自始至终从未间断的、不断倾注心力的艺术成果之一,他的刻板作品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的民营企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纵观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却表现出了严重的两极化趋势。有
针对大型机载光学系统需要进行超低频振动控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合低频振动控制应用的带附加气室气缸型空气弹簧,它主要由气缸、活塞和附加气室等构成。应用气体热力学理论
介绍了国内外自组装膜的一些理论研究及成果,阐述了自组装分子、基底、环境因素(湿度和温度)和滑动速度等因素对自组装膜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自组装膜的发展状况,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