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4年以来,国家就已经开始全面进行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和允许市场主体多元化参与粮食经营,将国有粮食企业全面推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实体;然而国有粮食企业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严重制约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进程。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颁布实施表明我国旨在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已经建立。但是,如何根据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有粮食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样,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重要载体的X国有粮食企业,自从成立以来,由于受到原有制度的影响,一直存在着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体制缺陷;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职工整体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对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意图得到有效实现产生很大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特定的X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找到其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其内控的分析和完善,为内控理论的研究提供素材和案例,并为X国有粮食企业探索一套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内控系统方法和思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从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出发,在此基础上基于以下方面对本文展开研究:首先,从规范研究入手,对本文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研究方案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企业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特点及对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展开了分析。其次,从案例分析方法入手,对X国有粮食企业所处行业和企业概况进行了介绍,之后重点对其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具体包括内部环境不完善、风险评估不健全、控制活动不规范、内部监督不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通过对X国有粮食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完善其内部环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规范控制活动及完善内部监督等方面。最后,结合本文前述分析,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局限性,其中研究结论包括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要与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大型企业集团要对下属企业的风险控制加以关注以及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有待提高,研究局限性主要包括案例资料局限性和问题分析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