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与电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xijeffk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MWCNT)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和较高的电导率,使其成为比较合适的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填料。然而,根据渗流理论,当基体中碳纳米管含量在渗流阈值(fc)附近,复合材料获得高的介电常数的同时,会发生绝缘体向导体的转变而使得介电损耗激增。研究人员采用包覆的方法制备复合材料,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然而这些方法往往由于制备工艺比较复杂,限制了其在电子器件等中的应用。因此,我们期望通过采用一种简单的成型方法对聚合物/导电填料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探索聚合物基介电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规律,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我们采用溶液混合法和注射成型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MWCNT/PVDF),研究了注射成型工艺对MWCNT/PVDF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混合法使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注射成型法使得MWCNT产生取向,拓宽了渗流阈值的转变浓度,优化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根据渗流理论拟合得到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为5.00 wt.%-9.00 wt.%;在频率为100Hz时,5.00 wt.% MWCNT/PVDF、7.00 wt.% MWCNT/PVDF和9.00wt%MWCNT/PVDF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分别为23.8、48.71和73.55,损耗角正切分别为0.11、1.96和4.79。其次,我们采用溶液混合法和注射成型法制备了石墨化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g-MWCNT/PVDF)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石墨化碳纳米管/聚偏氟乙烯(CTAB@g-MWCNT/PVDF)复合材料,对两种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过石墨化处理后其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降低到3.00 wt.%-5.00wt.%;当频率为100 Hz时,g-MWCNT的含量为5.00wt.%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从23.8增加到105,但是损耗角正切从0.11增加8.67。添加CTAB后,CTAB@g-MWCNT的含量为5.00wt.%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加到119,而损耗角正切仅为0.816。
其他文献
高纬度及高寒国家和地区对铁路货车及其零部件低温性能要求较高。摇枕及侧架是铁路机车转向架的组成零部件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转向架的性能,并且对铁路机车的行车安全具有重要
本研究工作介绍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基体的硫化镉(CdS)纳米复合材料和硫化铅(Pb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特性和应用,并且采用原位合成工艺制备出了CdS/PVP和PbS/PVP纳米
目的 比较托幼机构不同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消毒效果,为托幼机构餐饮具消毒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纸片法)和细菌菌落总数检测法检测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餐饮具的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浸没在污水中
现如今H13钢已广泛使用于铝合金压铸模具中,但是由于压铸过程中模具易出现热磨损及热疲劳龟裂等失效现象,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激光表面仿生强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强化方式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为了获得发展机遇以及资源,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只有持续创新才可以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的必要途
含酚废水是工业有机废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是工业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作为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中的主要材料,活性炭吸附性能好、吸附容量大
目的 分析基于循证医学的PDCA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普通病房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未实施专案时间段收治的2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感染控制专案后时间段收治的156
目前,中心城市的污水主要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常规的处理工艺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不仅建设和运行成本高,而且会产生二次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究开发经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