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VMAT)于模拟靶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究VMAT特性及其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可行性及优势。材料与方法:1.模型研究:在腹部体模中建立不同形状的靶区,分别计划设计:对直径5cm的圆柱形靶区设计共面均匀分布9野三维适形计划(CRT),360o单弧VMAT治疗计划(1aVMAT);对厚度2cm的环形靶区(环外直径7cm环内直径5cm)分别设计共面均匀分布9野逆向静态调强计划(9fIMRT),双360o弧VMAT治疗计划(2aVMAT);对偏中心的1/4周弧段靶区设计7野逆向静态调强计划,190o~70o单弧,190o~70o双弧(2aVMAT),181o~271o、340o~70o双短弧计划(2saVMAT)。在相同靶区等效均匀剂量(EUD)情况下比较各计划靶区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2.病例研究: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胸壁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为50Gy/25次;比较CRT、7野sIMRT、VMAT三组计划的靶区及重要危及器官(肺、心脏、对侧乳腺、甲状腺、肱骨头等)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ADAC Pinnacle 9.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计划,Elekta公司Synergy直线加速器执行计划。结果:1.圆柱形靶区模型高剂量受照体积(≥V20%)单360弧VMAT较9野适形大近50%(641:403)。低剂量区体积(V10%)CRT大于VMAT(3679:2908)。Vx%:表示模体接受高于x%处方剂量的受照射体积,其值单位为cm~3。两计划MU值相当(2228:2292)。VMAT较CRT缩短50%治疗时间(261:515)。双弧VMAT提高环形靶区的适形度及降低高剂量区体积,但低剂量区体积(V20%)较9野sIMRT计划高。双弧VMAT计划MU值较sIMRT高(1113:964)。VMAT较IMRT缩短66%治疗时间(190:559)。弧段状靶区2saVMAT较2aVMAT、1aVMAT、7fIMRT改善靶区和适形度和均匀性及更低的高剂量受照体积。7fIMRT较VMAT有更高的热点区(>V106%)体积和低剂量区体积,VMAT间热点体积相当。VMAT较IMRT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其中以1aVMAT最快(87s),其次2saVMAT(129s),再次2aVMAT(162s),7fIMRT(405s)最慢。2.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例研究显示,2saVMAT、sIMRT有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均较切线野CRT改善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VMAT可以减少低剂量区体积。靶区的适形度指数分别为sIMRT(0.67)、VMAT(0.63)、CRT(0.44),差异有显著性。高于110%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平均值均小于2%。VMAT、sIMRT技术能降低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主要危及器官患侧肺组织、心脏及靶区附近正常组织的高剂量区体积,VMAT分别降低患侧肺V20、V30、V40平均体积8%、10%、11%,p<0.05(Vx:表示接受高于x Gy剂量的受照射体积);对13例左侧乳腺癌病例单独进行心脏受照射情况分析:VMAT和sIMRT可以降低心脏高剂量区(≥20Gy)体积,增加低剂量区(≤10 Gy)体积,心脏平均剂量VMAT和CRT均低于sIMRT。VMAT和sIMRT计划减小高剂量区(≥20Gy)受照体积,增加低剂量区(≤10 Gy)受照体积的情况在包括心脏、患侧肺、全肺、正常组织中均有体现,以sIMRT最为明显。3、乳腺癌病例分析,VMAT较CRT和sIMRT更快的完成处方剂量的照射,能提高工作效率。VMAT治疗时间平均为152(107~214)秒(s),CRT治疗时间平均为231(152~434)s,sIMRT治疗平均时间为485(432~550)s,每分次机器跳数VMAT(450±46MU)与CRT(489±48)均较sIMRT(753±143) MU值小。结论:VMAT适用于不同形状的靶区治疗,VMAT可以提高环形靶区及弧段状形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降低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高剂量区体积。VMAT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是可行的,VMAT较CRT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和更小的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对类似乳腺的偏人体中心的放疗靶区,采用两段小角度VMAT治疗弧,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