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灵魂——《万有引力之虹》中幻化的主体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杰作,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以其纷繁的人物、多样的主题和迷宫般的叙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熵化的混乱社会,其中人物道德沦落、身份丧失、整个社会濒临热寂的边缘。在品钦的创作世界里,主体逐渐幻化为的一种影子和象征。  由于受到当代以德里达,福柯为代表的解构主文学理论的影响,品钦的小说也具有碎片式的结构、情节错综复杂、非线性叙述、文字游戏、戏仿、拼贴、解构宏大与崇高等后现代文学的特征,但他并不是在玩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品钦是在借助文学创作技巧,表达他对他所创作的主人公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现有的品钦研究多专注于对品钦小说中熵、死亡、模糊性、偏执、语言特征、体裁形式、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的哲学的、形而上的、理论的探讨,而没有充分关注品钦小说对现实世界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这篇论文试图透过奇幻叙事,对《万有引力之虹》中的幻化现象进行透析,详尽地分析品钦小说《万有引力之虹》对人文主义的深刻思考,对西方社会重新进行了解读。品钦努力去追求的,就是向读者展示西方世界的全景图。  品钦的小说借助各种各样的奇幻叙事,解构性地展示了一幅现当代西方社会的现实性画卷,不仅涉及历史、科技发展、伦理道德、宗教文化等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还对后现代西方知识界对于这些问题的哲学与伦理的再思考表现出的深刻人文关怀。在展示这一现实的过程中,品钦从不断言,他从不参与他的文学文本的阐释,而是隐身他的“中间地带”,静观他的文本,他的人物,他的读者无休无止地进行着他们的游戏。这是品钦小说的经典之处,又是其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术语学研究日趋成为语言学界的研究重点。而中德汽车行业合作不断深入,使汽车术语成了中德两国交流的奠基石。本文以中德汽车专业术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