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娴与冯文凤碑学书风比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d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碑学和碑学在民国女性书法家中的渗透为根基,通过一种书风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点,通体来看,民国绝大部分女性书家取法于碑学,这是基于碑学的整体特征与民国女性的心理特征相契合。民国女性书法家的崛起是和传承发扬碑学精神与特点而密不可分,因为对碑学的深入研究和思想崇拜极大的促进了女性思想解放和艺术上的独立。论文分为五章: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章,通过分析民国女性书法的概况,从碑学高度渗透的原因和碑学不断在创新中发展,揭示了碑学的独特气象对民国女性书法创作风格的影响。第三章,通过分析将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位卓有成就的女书法家萧娴和冯文凤进行对比,萧娴和冯文凤二人虽然都身处于民国时期,但学书之路和人生境遇的不同导致了两人书风的迥然不同。从萧娴和冯文凤的学书之路看,萧娴和冯文凤幼时都家承父学,萧娴后来为康有为的关门弟子,而冯文凤的老师不详。从人生际遇来看,萧娴的中期的遭遇为晚年的擘窠书法埋下了种子,为萧娴和冯文凤的书风比较做了一个铺垫。第四章,将她们的书法艺术风格进行比较,从书风、书体、笔法、墨法等方面通过图文结合进行对比。从书写风格看,萧娴的书法雄强豪迈,犹如男子气概;冯文凤的书法则静雅嫣然,沉稳大方。从书体看,萧娴更加的善于擘窠大字,篆、隶、行皆涉猎;冯文凤则受父亲影响,多数创作以篆书和隶书为主。从笔法看,萧娴用自己独有的笔法运用到创作中,线条迟涩渐进,苍茫有力;而冯文凤则线条干净,含蓄内敛,稳中健行,力透纸背。通过展现两位民国时期女书家不同的碑学作品,揭示碑学多元化对民国女书家自由情思的激发。第五章,分析萧娴和冯文凤对当时女性碑学书风的影响,以及民国女书家开始更多关注民生及现实问题,可以对当今书法学习和运用有所启示与借鉴。全文通过图文结合进行比较研究、以论为主的方法梳理了碑学对女性书法家的推动作用,揭示萧娴和冯文凤受碑学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特征,有利于深化理解碑学对书法创作和传承的意义以及两位女性书法家所带来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我国的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是指“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
针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蚁群算法的搜索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步长蚁群算法。将蚁群每次迭代产生的最优路径作为引导路径,利用路径引导搜索策略确定多步长的移动路径,
单一的锚杆支护在松软煤层煤巷中很难达到支护效果,导管超前注浆可以有效地控制回采巷道的变形量,并保证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和最大限度地防止顶板软煤冒落,施工工艺简单,机具要
文字是从古至今的记录者和外交官,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承载着人类的情感和精神。文字的形态有千万种,通过不断的设计和演变又使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文字和标志
《洪武正韵》是明初官方修订的韵书。韵书自颁布之后,便受到了一系列的批评。直到20世纪开始才有学者进行研究。随着近代汉语语音研究高潮的来临,众多学人参与《洪武正韵》的
外吹乳痈临床常见僵块、袋脓、传囊乳痈、乳漏和脓毒败血症等变证。根据不同变证的临床特点,采用内服、外敷、手术及其他外治法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活血化瘀、软坚通络、内外
会议
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以人为本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全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是未来能实现高效清洁廉价制氢的有效途径,但电解效率、制氢成本与系统稳定性等仍是其实现工业化的问题。本文通过选择优良的扩散层、优化贵金属催化剂和研究波动性对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的性能影响,致力于低成本,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本论文的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如下:一方面的工作是对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进行性能优化。首先,对不同涂层的烧结钛板进行一个筛选,然后针对碳纸、钛
预制预应力管桩是一种预制桩,采用预制桩基础可实现基础装配化,具有提高基础质量、缩短施工周期、简化现场施工流程、降低施工强度、改善工地环境、减少污染、减少湿作业、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武侠文化的兴趣愈发浓厚,但武侠小说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使得许多翻译家望而却步。翻译家郝玉青的英译本《射雕英雄传》第一次于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