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国家之力量,民族之希望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基础、奋进的创新精神和高远的世界视野,成为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过程不仅包含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且应囊括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二者统一于青年为祖国奉献自我力量的实践中。灌输难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跨越“培”的短效性。探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内而外自我“养”成的过程,对于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引领社会风气、维护国家主流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培养了大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独立和社会发展积聚了人才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完全激发其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究其原因,在于高校青年自我角色意识的弱化、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自我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自我评价标准的固化。因此,有必要从自我认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等动态环节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螺旋上升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解自身马克思主义者角色的要求,自觉将自身角色要求内化于心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分化、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分离、社会要求与自我需求的矛盾要求身处复杂关系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对自身有科学的把握,因此必然要在悦纳自己、认同身份中开启自知,在交互反观、角色采抉中达到自明,在共生共存、自我确认实现自觉。自主学习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学会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激发自我主动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充实自主学习的内容,主动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探索多元立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自我实践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根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还需主动自觉进行实践。首先,要把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实现理论修养与实践水平的相互促进。其次,要善于把社会观察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察社会,躬身实践。再次,注重践履角色与立足基层相结合,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践履角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积累经验夯实基础。自我评价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节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循环上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开启新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方法在自我教育中的具体运用。首先,要增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主体意识。其次,营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优良环境,引导构建良好的个人心理环境及群际关系环境。最后,建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包括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自我评价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