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钢化磁控溅射Low-E玻璃的研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gang987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建筑中,追求大面积采光的玻璃设计成为潮流,然而普通玻璃门窗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以上,这与建筑设计的节能性取向产生矛盾。因此提高玻璃的节能性能,已经成为如何真正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而近几年低辐射镀膜的光学性能、结构、可钢化性更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使用Code软件设计并采用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三种可钢化Low-E玻璃,膜系结构分别为:Si3N4-CrNx-Ag-NiCrNx-Si3N4、Si3N4-SnONiCrOx-Ag-ZnOx-NiCrOx-SnO-Si3N4、Si3N4-SnO-NiCrOx-Ag-ZnOx-NiCrOxTiO2-Si3N4,同时分析Low-E玻璃的微观结构、光热学性能、耐磨性以及耐热处理性能等。采用AFM分析纳米Ag层的微观结构并从微观结构解释阻挡层Cr、NiCr对银膜的保护作用机理,而且观察到整个膜层光滑平整,XPS探测到膜层表面物质与设计表层一致;光、热学性能分析表明,可钢化Low-E玻璃能大量反射红外线,2500nm反射率高达80%,降低了紫外线的透过率,允许大量的可见光透过,具有良好的光选择性和节能性能,并且改用Si3N4作为内外保护层后,增加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而且不影响整个膜层光选择性;经过700℃高温热处理分析显示,本文成功设计并制备出三种符合GB15763.2-2005、GB/T18915.2-2002的要求,具有可钢化性的Low-E玻璃,并分析了失败试样的原因;并采用模拟方法对制备的可钢化Low-E玻璃在我国各地区的节能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近日,朋友圈被一位“任性”的85后美女刷爆,她“裸辞”外交官,断送了别人眼中的“美好前程”。之后,她遵从内心所爱,拿起相机,从零做起,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我没有说走就走的冲动,只是一直都默默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她的率性勇敢和任性不羁让“久居樊笼”的网友们欣羡汗颜,被赞为“史上最具情怀的美女外交官”。她就是成都女孩刘小溪。  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你没见过刘小溪,你应该想象这样一个女孩
超分子化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化学分支,其中涉及的大环化合物特别是金属阳离子配体的超分子最先发展起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合成了穴状配体,有
本文主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对钯催化芳基溴和叔丁基异腈的酰胺化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传统的偶合反应、新发展的偶合反应、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简单地介绍了计算钯催化芳基溴和叔丁基异腈的酰胺化反应这个体系时所涉及的一些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三部分对我们所研究的体系进行了理论计算。对于这个反应体系,我们提出了6条可能的反应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