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建筑中,追求大面积采光的玻璃设计成为潮流,然而普通玻璃门窗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40%以上,这与建筑设计的节能性取向产生矛盾。因此提高玻璃的节能性能,已经成为如何真正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而近几年低辐射镀膜的光学性能、结构、可钢化性更是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使用Code软件设计并采用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三种可钢化Low-E玻璃,膜系结构分别为:Si3N4-CrNx-Ag-NiCrNx-Si3N4、Si3N4-SnONiCrOx-Ag-ZnOx-NiCrOx-SnO-Si3N4、Si3N4-SnO-NiCrOx-Ag-ZnOx-NiCrOxTiO2-Si3N4,同时分析Low-E玻璃的微观结构、光热学性能、耐磨性以及耐热处理性能等。采用AFM分析纳米Ag层的微观结构并从微观结构解释阻挡层Cr、NiCr对银膜的保护作用机理,而且观察到整个膜层光滑平整,XPS探测到膜层表面物质与设计表层一致;光、热学性能分析表明,可钢化Low-E玻璃能大量反射红外线,2500nm反射率高达80%,降低了紫外线的透过率,允许大量的可见光透过,具有良好的光选择性和节能性能,并且改用Si3N4作为内外保护层后,增加了复合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而且不影响整个膜层光选择性;经过700℃高温热处理分析显示,本文成功设计并制备出三种符合GB15763.2-2005、GB/T18915.2-2002的要求,具有可钢化性的Low-E玻璃,并分析了失败试样的原因;并采用模拟方法对制备的可钢化Low-E玻璃在我国各地区的节能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