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田哑蝉坊思想及行动探究——以演歌和社会运动互动为视角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添田哑蝉坊是日本明治时代重要的演歌师,同时兼具社会运动者身份。从自由民权运动余波开始哑蝉坊创作了大量反映民众之声和政治之声的作品,在日俄战争后与社会主义运动相交,由主战论向非战论转变,并投身于关怀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创作了一批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演歌。由此1906年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成为哑蝉坊人生重要的分水岭。中日学界对其的研究多停留在演歌的创作价值上,其思想和行动转变的逻辑依旧有待考察。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共分为三章,通过其演歌作品与社会运动的互动性,对其投身于社会主义运动前后的思想与行动进行考察。第一章以哑蝉坊步入东京前的生活与经历为线索,围绕着故乡变迁下的家道中落、横须贺小工生涯和壮士演歌出现的社会语境,以此展现哑蝉坊人生最初塑造的社会观和投身入演歌团体的底层思想逻辑。第二章以哑蝉坊在演歌团体青年俱乐部的活动为线索,这一部分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节点,战争时期创作的鼓舞战争的作品也意味着哑蝉坊帝国主义想的生成。随着战后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哑蝉坊转向关注个体生存现状。笔者认为这一时期也是哑蝉坊演歌作品逐渐成熟,其平民之爱萌芽时期。第三章以1906年前后哑蝉坊投身入于社会主义运动为时间线,以日俄战争为节点。哑蝉坊由战争时期狂热的主战论向非战论思想转变。社会主义运动内部的分裂和哑蝉坊的活动相交织,这一时期哑蝉坊创作一批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作品,其平民之爱走向成熟。在笔者看来哑蝉坊思想并非单一的线性结构,国家主义的思想是行为的底层逻辑,其本身的独特性和小工生涯的个人经历使其在甲午中日战后社会问题层出的历史语境下开始关注个体生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交下平民之爱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氧化铈(Ce O2)具有强储氧容量、稳定的Ce3+/Ce4+氧化还原性和丰富的氧空位等特性,因此在光催化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然而传统的Ce O2光催化剂有易聚集、禁带宽度较宽、光响应范围较窄和光生电子空穴对易重组等局限性,制约Ce O2光催化氧化活性。本文分别设计合成以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为聚合物/Ce O2中间层,和以碳球(CS)为内核,Ce O2包覆的多组分核/壳复合颗粒。进一步通过稀
学位
对于个人而言,理想信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人生走向。少年阶段,人生才刚刚起步,他们很容易受到各类影响。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坚持培养少先队员养成正确的三观,重视教育和引导少先队员的理想信念,让少先队员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今后个人的发展做好铺垫。本文分析如何帮助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希望可以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核,如果理想信念缺失,人就容易精神"缺钙"。聚焦立德树人主线,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教育实践,从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意义和实践三个层面出发,具体阐释了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班本化实践。
期刊
新井白石是日本西学研究的先行者,他的著作《西洋纪闻》《采览异言》不仅仅是介绍世界风土文化的地理学著作,更代表着当时日本对西方世界的最新认知,是研究江户时期西学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以新井白石的西学观为研究中心,以新井白石留存下来的著作文集及同时代人的作品和地图为主要史料,其余相关研究为补充史料,旨在还原新井白石的生活时代以及他的思想活动,探究其西学观的思想来源与构成,然后从地理、文化交流、国家战略
学位
美国的农场工人向来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群体,虽然从20世纪初开始,农场工人就不断举行罢工运动,以抗议其遭受的不公待遇,但由于农场主势力的强大以及联邦政府对有色人种农场工人权利保护的疏忽,其反抗总是如昙花一现后便沉寂下去。直到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裔美国人塞萨尔·查韦斯在吸收了以往运动的经验后,于加利福尼亚州创立了农场工人联合会,工会发起的农场工人联合运动才成为美国农业劳工运动史上的转折点。与以往
学位
本文主要通过对山川均个人文章和政治思想活动的研究,梳理以1920年代为中心山川均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策略的变化。作为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山川均在日本社会主义运动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其思想策略变化更是深深影响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前进的方向,尤其是1920年代的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因此,本文以1920年代这一时期作为研究的重点,细致分析这一时期山川均政治思想和革命策略的变化
学位
近代日本的“亚洲同盟论”的发展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亚洲联合到逐渐扩张化最终右倾化,从而成为了“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源流。本论文则以胜海舟、樽井藤吉、小寺谦吉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日本“亚洲同盟论”进行分析观察,来探究“亚洲同盟论”思想为何最终成为日本政府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遮羞布。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亚洲同盟论”思想产生的背景。鸦片战争的爆发不仅使中国跌落神坛,更使维系亚洲数百年的传统“
学位
山县有朋作为跨明治、大正两代的元老,具有军事家、政治家的双重身份。本文以中国、日本和东亚的局势变化为切入点,将山县有朋对华观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梳理山县有朋对华观的产生及其演变,分析山县有朋对华观转变的原因、目的及其在日本政府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影响。佐藤信渊、吉田松阴等人提出的侵略周边国家的对外思想,深刻地影响到了青年时代山县有朋的对外认识,使山县有朋更注重伺机对华展开侵略。山县有朋的“利益线”
学位
1585年英西战争爆发后,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向国民颁发大量私掠许可证,允许他们在国家的授权下,武装改造船只进行报复性私掠活动。英格兰私掠者在官方的主导下,活跃在欧洲与美洲的周边海域,袭击西班牙及其盟友的船只,骚扰敌国的海岸线,并将大量原材料带回英格兰,在各方面为英格兰做出重大贡献。本文旨在引用原始材料与相关学者的著作,以16世纪末英格兰私掠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英格兰私掠者形成的国际背景、组织结构
学位
明治时期以前,霍乱曾于1822年和1858年两度传入日本,虽有一定规模,但均未引发持续性的疫情传播。进入明治时期,以1877年第一次暴发为开端,此后每间隔两至三年日本就会暴发一次大规模的霍乱疫情,整个明治时期共发生了9次患者人数超过万人的大流行。可以说,日本的霍乱进入暴发期,规律的大暴发直至明治末期才逐渐减弱,疫情随之进入散发和偶发期。霍乱在日本的流行时间长、传播范围广,对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