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FF与雷达信息的目标身份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8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目标识别系统与传统的敌我识别器(IFF)相比,能够利用多种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对目标身份进行判决,提高了目标识别的可靠性可准确度。其中融合不同传感器提供的目标身份证据的方法——D-S证据推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传统的身份融合方法相比,D-S证据推理符合人的推理决策过程,摆脱了先验概率的束缚,划分了信息的确定与不确定区间,计算过程简单,融合过程便于理解,在综合目标识别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在目标识别系统这个大框架下,结合前人的工作,分析了D-S证据推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D-S证据推理近似算法、组合规则、决策准则及其在基于IFF与雷达的综合目标识别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和贡献如下:1)分析了D-S证据推理中的焦元“爆炸”问题,并研究了解决此问题的k-l-x算法、Bayes算法、Summarization算法、D1算法和截断型D-S算法,并对截断型D-S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算例仿真比较了它们性能,而且系统仿真表明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基于IFF与雷达的综合目标识别系统的实时性;2)分析了D-S证据组合时高冲突证据组合问题,研究了Yager组合规则,通过加权分配冲突和改造证据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并针对其不足进行了改进,仿真表明它们均能对高冲突证据进行有效地组合,可以增加基于IFF和雷达的综合目标识别系统的容错能力;3)针对基本决策准则的判决模糊或不能判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基于Pignistic概率和期望效用区间的决策方案,仿真表明通过放大IFF或雷达获取的辨识框架内目标信息之间的差异,增加了综合目标识别系统的鉴别能力。4)研究了基于IFF与雷达的综合目标识别系统的框架,并分析了将D-S证据推理应用于综合目标识别系统时存在的关键问题——证据与mass函数生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D-S证据推理能够有效地融合IFF与雷达提供的证据,实现目标的分类与识别。
其他文献
毫米波收发组件是毫米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毫米波电路与系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毫米波收发组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制了W波段单脉冲雷达接收组件和Ka
频谱资源是现代电子通信的一切,对于无线通信、即时数据传输、雷达等应用来讲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频谱资源变得非常有限,这就要求应用先进的调制方式使其
201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这预示着手机电视将面临一次新的发展契机。能否抓住这个契机已成为关键。本文探究了手机电视媒
本文针对在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系统与雷达的目标敌我综合识别项目中IFF系统与雷达目标跟踪融合模块开展研究工作。此模块的功能是要以机载雷达和IFF
基于模式S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是ICAO在新航行系统中所推荐的一种新兴的航行监视技术,是空管监视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与传统雷达监视技术相比,基于模式S 1090
要是来个年中评比,评一评今年最美的招聘现场,我保证祥鹏航空能跻身前列。5月7日,祥鹏航空在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招聘2019年空乘人员,与往年不同,当天举办的是一场针对少数民族
生产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虽然生产安全事故逐年下降,但2009年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造成83196人死亡,事故总量依然很大,重大事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创业已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的趋势。国外对大学
反人道罪行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国际犯罪而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建立的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与东京法庭,到专门针对发生在前南斯拉夫地区和卢旺达的人道
魏晋南北朝嗜酒成风,皇帝宗亲、权要大臣、士庶百姓等社会各阶层都喜饮酒。饮酒为常态,不饮酒反而让人生疑。酒已俨然成为魏晋南北朝生活中的必备之物,以致于须臾不可分离。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