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饮用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饮用永水源地的环境保护与水质改善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国民经济的正常持续发展,对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太湖重要水源地金墅湾水源地陆域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查、连续监测、问卷调查以及径流观测等研究方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陆域保护区水质现状及动态变化、居民环保意愿以及陆域污染源解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金墅湾水源地水体污染成因,并提出金墅水源地陆域保护措施。主要研究结果有:
水源地陆域保护区河流水体氮污染突出,特别是冬季总氮含量远超出V类水标准。磷污染程度较轻,总磷水质指标保持在Ⅲ类水标准左右,氮是水源地陆域保护区主要水质超标因子。水源地取水口水质受陆域污染影响较为明显,其中TN与NO3-的影响尤为显著。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中污染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但菜地和农田的径流污染物输出负荷量较大,而成林和苗圃的输出负荷量较小。菜地和农田侵蚀泥沙中面源污染物输出量远大于成林和苗圃,而成林和苗圃的养分富集率则高于菜地和农田。
研究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调查表明:农村生活污水中,洗衣污水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厨房污水,而洗浴污水和其他污水比重均较低;各家农户生活污水中无论何种用途,生活污水总氮和溶解态总氮含量浓度均很高:生活污水中NH4+变化幅度较大且含量明显高于NO3-和NO2-;生活污水总磷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厨房污水TP浓度普遍高于洗涤污水浓度;厨房污水中的淘米、刷锅、洗碗等污水中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油脂等物质,所以其CODCr、SS的浓度普遍高于洗涤污水。
金墅湾水源地大部分入湖河口沉积物中铬、镉、铜、锌和铅五种重金属含量位于低污染下的临界效应浓度(TEL)和高污染下的高概率效应浓度(PEL)之间,偶尔产生不利生物效应;汞含量低于TEL值,几乎不存在不利的生物效应;而镍含量普遍高于PEL值,极有可能产生不利生物效应。河口底泥总氮平均含量超过背景值(以1997年~1999年间太湖表层底泥数据为参照)的2.6倍,总磷平均含量超过背景值的1.6倍。对底泥重金属及营养盐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底泥主要受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保护区内的金墅港及田鸡港河口底泥污染风险较大。
金墅湾水源地农村生活习惯特征调查结果表明:金墅湾水源地农村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但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具有一定风险:村民对水源地环境状况的认知度较高,年纪轻、学历高的村民环保意识好且环保意愿更加强烈;村民普遍认为水源地保护工作应以政府为主导,不希望分担过多的环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