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黄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hiyiyiy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日葵黄萎病是我国近几年来发生较严重的一种病害。本研究从自黑龙江、内蒙古东、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向日葵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采集有典型症状的200多个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共分离到120个菌株。以120株菌株为材料,对其病原进行了鉴定。进一步开展了致病力分化、菌株间营养亲和性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120株菌株经过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检测(ITS1/ITS4)表明120个向日葵黄萎病菌株均为轮枝孢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选用LD5009、黑大片、S-31 3个品种作为鉴别寄主对120个黄萎病菌株做致病力分化检测。120株菌株分为3个致病类型,强(I)有10株,占7.3%,中等(II)有62株,占52.7%,弱(III)有48株,占40%,结果表明菌株致病力存在明显的分化。来自内蒙古杭锦旗的85号菌株的致病力最强,黑龙江甘南的15号菌株的致病力最弱。营养亲和性的研究将120株菌株分为3个亲和群(VCGs),3个亲和群分别有89株、13株、7株,此外,还有11株未能鉴定出亲和群。研究结果表明,亲和性与地理位置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与致病性类型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0株向日葵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NYSTS 2.10软件对ISSR电泳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是0.57~0.95,菌株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相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在0.57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分为2个遗传类型。遗传类型与亲和群及菌株地理来源并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与分析对小儿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采取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小儿哮喘患儿
目的: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分别应用美沙拉嗪单独和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于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探讨分
疾病特别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压力,随之就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反应,做好心里护理,帮助病人提高认知能力,能增病人抗病能力.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肺活检术病人的护理心得与体会.方法:120例经纤支镜肺活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0)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60)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评价不同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前提下,随机抽签分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
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种类、发生原因,统计不同职称和不同时段的发生率,探讨如何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针对对我院截止于2017年年底所上报的所有护理不良事件20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