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及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关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林农依托承包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成效显著。本研究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自组织系统理论等相关经济理论和方法,以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压力、动力及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试图回答两个研究问题: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哪些动力影响,动力如何作用?如何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1)梳理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依托广西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背景,总结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及形成期、成长期、快速发展期和稳定发展期;梳理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特征,总结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竞争力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人才缺失和林下作物经营权未放开等方面内容。(2)对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广西地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压力、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进而提出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包括资源禀赋、企业竞争与协作、经济利益、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相关联产业发展等七大动力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不同时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贡献权重表明,萌芽及形成期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利益驱动,成长期的主要推动力是政策扶持,快速发展期的主要推动力是政策扶持,稳定发展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技术创新。由此可知,处在不同历史时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导推动力存在不同。(3)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因子作用机理研究。结合广西地区实际调研数据,构建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因子作用机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动力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效应,即政策扶持对资源禀赋、经济利益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对资源禀赋、企业竞争与协作、经济利益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相关联产业对企业竞争与协作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以此表明,广西地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并不是自主促进其发展,而是不同动力相互作用发展的。
其他文献
由于历史和现实、内部与外部等诸多原因,致使陕西第十棉纺织厂生产经营处于不断萎缩状态,发展步履维艰,已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作者认为该厂若要彻底走出困境,获得新生,最佳选择就是
采用金属援助刻蚀和溶液填充的方法,构筑了原理型Si/导电聚合物(聚3,4-乙撑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核壳纳米线阵列光伏电池。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不依赖于入射光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新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科技意识越来越浓,思想观念越来越新,致富道路越走越宽,精神文明之花越开越艳,村民的婚育观念有了根本
目的 分析低剂量、低速率多排CT灌注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疑似乳腺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低剂量、低速
外来汽车品牌的中文翻译多种多样,都有其具体的指称含义。汽车品牌的翻译策略与目的语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息息相关。在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在内容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应有一种可供运作的理论指导,然而这些丰富的内容只能从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基于这一点,本文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作基点的基础上,从完善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骨显像(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与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A v a s c u l a r Necros
关于区域产业优势的动态评估─—兼论陕西优势产业的选择杨宗岳一、优势产业的概念及选择标准(一)对优势产业的理解1.经济优势,是指本区域内具有特色、特长的生产、服务产业群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进入了高速期,针对新型的移动通信设备,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取证措施,才能保证取证程序的完整,如何优化运行有效的取证机制,是需要研究人员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许多学习经验的认知获得并不存在于简单的规则体系之中,而是在真实的情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