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断提高,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正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粗放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体现在世人面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建设美丽中国,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净、天蓝”的美丽家园,既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此,进一步推进政府的生态治理职能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推进政府生态治理职能,很重要一点就是要走区域生态协同治理道路。但目前我国的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问题,正是基于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对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主要成效和困境,并分析了产生困境的原因,同时介绍了太湖流域治理的存在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然后还介绍了国外跨区域河流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中外成功案例的对比研究,最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对破解当前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困境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进行了阐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并且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介绍了支撑研究的相关背景理论。第二部分从整体上对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现状做了一个概述。介绍了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主要成效。第三部分是太湖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案例分析。首先是介绍了太湖水域的生态现状,包括太湖水域的基本概括介绍和太湖水域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太湖治理进行了前景分析。第四部分是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困境。介绍了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困境以及产生困境的原因。第五部分是介绍了国外跨区域河流治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启示。国外成功的跨区域河流治理经历,可以为我国避免陷入“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提供宝贵的经验。通过对区域生态治理的样本——莱茵河的治理模式进行详细介绍,以期通过这些样本的归纳分析,能对我国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第六部分是我国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的优化路径选择。主要从培育生态意识、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公众参与、推进法治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做了总体概况,并对本课题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