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体。炭疽杆菌形成芽孢的能力和强致病性使其成为最有效的生物战剂之一。美国在“9. 11”之后又发生了炭疽恐怖事件,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对炭疽杆菌的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来研究微生物的致病机理,已成为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消减抑制杂交(suppression subs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是比较基因组学的重要方法之一。SSH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原核生物,如结核杆菌、幽门螺杆菌、泌尿道感染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不同株间,以及大肠杆菌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炭疽杆菌与蜡样杆菌和苏云金杆菌等不同菌种之间基因组的比较。本研究选取炭疽杆菌强毒株A16与疫苗株A16R为研究对象。炭疽杆菌强毒株A16是我国特有的菌种,减毒株A16R系1953年杨叔雅教授等人通过对A16的紫外照射等处理后获得的无荚膜水肿型人用疫苗株,是目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仅有两株人用疫苗株之一。我们期望通过SSH技术,比较炭疽杆菌A16和A16R基因组间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片段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炭疽杆菌A16R减毒机制,进而推断炭疽杆菌的致病机理。本实验以炭疽杆菌A16为tester,A16R为driver,进行消减抑制杂交,得到了炭疽杆菌A16与A16R消减PCR的混合物,与T载体相连接后,转入大肠杆菌,构建了消减文库。通过Southern blot的初步筛选和PCR复筛,发现了9个只存在于炭疽杆菌A16中的差异片段。对这9个差异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网上序列相比较,比对结果显示这9个片段均位于pX02质粒上,验证了A16R丢失了pX02质粒。实验中没有找到染色体上的差异,推测可能在与筛选的数量不够有关也可能是SSH技术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