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神经骨骼肌纤维化和成肌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n168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c57小鼠副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研究失神经后肌纤维组织的截面积来了解失神经后的骨骼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通过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变的研究,探讨失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分子改变规律。再通过离体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诱导成肌干细胞C2C12的纤维化转型,探讨TGFβ1对C2C12细胞纤维化转型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神经修复时机的选择,临床药物干预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方法:1.失副神经支配的不同时间c57小鼠模型的建立选用健康雄性c57小鼠30只,随机分为六个组,并按术后取材时间不同分为正常组、术后1周、2周、3周、4周、8周组,每组5只。腹腔注射4%水合氯醛(0.5ml/100g)0.3ml,麻醉成功后,分离出右侧胸锁乳突肌并充分暴露出副神经,沿着根部剪除一段长约5mm副神经。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8周切取胸锁乳突肌。行MASSON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失神经不同时间的肌肉截面积、纤维组织截面积及肌纤维直径。2.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肌肉组织中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actin,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和TGFβ1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Genebank查找出α-SMA、TGFβ1、CTGF及内参的mRNA序列,运用Primer6软件进行引物设计,完成引物合成。通过一系列步骤进行Real-time PCR扩增。利用软件计算出mRNA的值3.蛋白印迹杂交分析(Western Blot,WB)检测肌肉组织中α-SMA、CT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制备SDS-PAGE胶、SDS-PAGE电泳、湿转法电转膜、膜的封闭、抗体孵育和显色成像等Western Blot检测步骤检测失神经肌肉组织的纤维化相关因子α-SMA、CTGF和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4.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时间失神经肌肉组织α-SMA、CTGF和TGFβ1阳性细胞肌纤维变化冰冻切片通过室温复融、破膜、过夜室温孵育一抗、隔夜后加二抗及染核等步骤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图像并采集图像。5.离体水平研究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的C2C12细胞的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按照不同浓度的TGFβ1(0ng/ml,0.05ng/ml,0.1ng/ml,0.5ng/ml,1ng/ml,2.0ng/ml,5.0ng/ml,10ng/ml)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复孔,每孔加入1.5ml含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细胞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待细胞密度生长至70%左右时,每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TGFβ1,诱导C2C12成肌细胞发生纤维化转型,规定时间收集细胞。检测不同浓度TGFβ1诱导下α-SMA的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明确TGFβ1诱导成肌细胞发生纤维化转型的最合适浓度。6.最适浓度TGFβ1诱导成肌细胞纤维化转型中纤维化相关因子的改变以最适浓度的TGFβ1刺激C2C12细胞,刺激时间分别为0、12、24、48小时(hour, h)。在上述规定的时间节点,分别用WB和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变。结果:1. c57小鼠失副神经模型建模成功。肉眼观小鼠右侧胸锁乳突肌萎缩明显,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其形态较正常对照明显缩小。通过masson染色切片观察到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增加,胸锁乳突肌肌纤维逐渐萎缩而致肌纤维平均直径减小,肌肉截面积缩小,而肌间隙胶原结缔组织增多,最终大量占据原肌纤维所在空间。正常对照组与失神经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8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胸锁乳突肌肌纤维出现明显的萎缩及纤维化。而失神经4周后肌肉纤维化趋势减缓,与失神经8周的两组间肌肉截面积、胶原截面积和肌肉直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说明随失神经时间延长肌肉萎缩纤维化逐渐加重,但失神经4周后萎缩纤维化处于相对稳定的平台期,进展较缓慢。2.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组织中α-SMA、CTGF和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失神经2周后α-SMA和CTGF的转录水平上调最明显,TGFβ1的转录水平在失神经1周后上调。此后各因子转录水平略有下降,但仍有较长时间较高水平的持续表达。3.正常胸锁乳突肌未见各纤维化相关因子蛋白表达。失神经后1周可检测到α-SMA和CTGF的阳性表达,到失神经2周表达量达到高峰,此后表达量较2周下降,但仍可检测到较高水平阳性条带。TGFβ1的蛋白表达量在失神经1周表达量即明显升高,2周、3周、4周虽有下降,但仍有持续的表达。其结果同PCR结果相一致。4.免疫荧光法检测失神经组织不同时间α-SMA、CTGF和TGFβ1阳性细胞的结果发现,正常胸锁乳突肌未检测到α-SMA、CTGF及TGFβ1阳性细胞。失神经损伤后1周开始出现α-SMA、CTGF阳性细胞,损伤后2周阳性细胞数目明显最多,表达定位于肌细胞胞浆及胞膜,而TGFβ1失神经后1周表达最强最多,表达定位于肌细胞胞浆及胞膜,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减少,但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5.离体实验显示,TGFβ1能诱导C2C12成肌细胞纤维化转型,随着TGFβ1浓度的增高,α-SMA的表达量也逐渐增高,以TGFβ1浓度为5ng/ml时,α-SMA表达最强,但TGFβ1为10ng/ml时α-SMA的表达量则开始下降。提示TGFβ1的最佳诱导成肌细胞纤维化转型的浓度为5ng/ml。以最适合的5ng/ml浓度的TGF-β1干预c2c12细胞后不同时间I型胶原(collagen-I)、CTGF和α-SMA蛋白水平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collagen-I、CTGF和α-SMA的蛋白表达在12小时即呈高表达状态。并持续稳定表达。6.免疫荧光法检测可见5.0ng/ml的TGFβ1刺激C2C12细胞12小时后,collagen-I、CTGF和α-SMA3个指标的免疫荧光表达增强,表达定位于细胞膜及细胞浆内,持续到48小时仍无明显减弱。结论:1.小鼠失神经1-4周的胸锁乳突肌,随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肌纤维萎缩纤维化逐渐加重,以4周最为明显。但4周后处于稳定的平台期,纤维化进展缓慢。2.失神经引起肌纤维的纤维化相关因子持续高表达,而以TGFβ1表达首先达到高峰,而其下游因子CTGF及α-SMA的表达高峰明显迟于TGFβ1。提示失神经后首先激活TGFβ1的表达,通过级联反应,诱使CTGF及纤维化标记物α-SMA的表达,从而产生肌肉失神经萎缩、纤维化。3.5.0ng/ml的TGFβ1为诱导小鼠成肌干细胞C2C12发生纤维化转型的最适合诱导浓度。离体水平用该浓度刺激C2C12细胞,诱导其纤维化转型,在0、12、24、48h这几个不同时间点通过WB和免疫荧光观测TGFβ1下游的纤维化效应因子collagen-I、CTGF和α-SMA的蛋白表达和定量表达。结果表明5.0ng/ml的TGFβ1刺激C2C12细胞后,以上3项指标均呈持续高表达状态。
其他文献
迷彩伪装是现代战争中提高武器使用价值、保存自我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充分发挥迷彩伪装的效果。现代战争战线模糊,战场复杂,突发性极强,单一的迷彩伪装很难满足不同背景下伪装
伴随着民事审判改革的进程,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的辩论主义基调也日趋清晰,这一方面限缩了法官的审判职权,让当事人享有更大的程序主动性,但另一方面也让调查收集证据的责任更多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变化日异月新,大量的建筑空间进入我们的视线,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服务于我们。建筑空间中的设施支撑着大家的平日生活需
在运动捕获技术不断进步的推动下,运动捕获数据大量生成,并广泛应用于像影视制作、视频游戏开发、交互虚拟现实、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等很多领域。但现在运动捕获设备比较昂贵
<正>许丽副教授是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的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活动近17年,近5年来专门致力于小儿推拿,在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
哈密瓜是新疆的一种特色果蔬,在采摘后储藏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所以对其储藏保鲜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可以清除自由基的广泛存在的酶。目前研
当前,国内对于治理创新的探索与研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目前对于治理的探索与创新,多受制于行政区划的限制,主要集中于功能较为单一的小区或者村庄,而对于基于市场规律形
基于我国十年来学习倦怠的研究状况,以期为学者研究学习倦怠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通过对发表在国内29种CSSCI期刊上100篇有关学习倦怠的文章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学习倦怠研究主
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化石能源的使用产生的大量CO2以及地表森林植被的大面积破坏被认为是引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界共同关心和不断探索的一个基本的教育问题 ,也是我国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介绍美国、法国、日本三个主要发达国家研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