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_x(M=Cu,Ag,Au)/石墨烯的结构与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平面波赝势方法对铜、银、金三种金属原子在不同覆盖度下(1/32 1/8, 1/6, 1/4和1/2)吸附于石墨烯表面的体系(M/graphene)和这三种金属团簇吸附于石墨烯表面的模型(Mx/graphene, x = 2, 3, 4, 5)进行了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系统地揭示了各种吸附体系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热力学稳定性及场发射性能。在不同金属原子覆盖度下,Cu/石墨烯最稳定吸附结构为桥位;Ag/石墨烯和Au/石墨烯在低覆盖度条件下的最稳定结构为顶位,高覆盖度下最稳定结构变为桥位。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同种金属在石墨烯上不同吸附位置的结合能差距逐渐减小。在低覆盖度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不同金属吸附体系的稳定性逐渐降低,Cu/石墨烯体系最稳定,Ag/石墨烯次之,Au/石墨烯体系相对最不稳定;覆盖度逐渐增大时,三种体系的稳定性差距逐渐变小。不同金属团簇吸附下,随着吸附金属原子半径的增大,Mx/石墨烯(M= Cu, Ag, Au; x=2, 3, 4, 5)体系的结合能逐渐增大;随着吸附团簇的逐渐增大,体系的结合能数值逐渐下降,当团簇数目为3,4和5时,结合能几乎保持不变。能带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石墨烯体系保持了石墨烯导体的性质。电子结构分析表明,石墨烯和金属之间的结合作用主要是C2p轨道与金属的Ms和Md (M = Cu,Ag, Au)轨道发生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此外,在这些体系中,体系的内聚能决定了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键布居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覆盖度吸附下,Cu/石墨烯中金属与碳原子之间都形成了化学键;而对于Ag/石墨烯和Au/石墨烯体系,在低覆盖度下金属与碳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化学键,而高覆盖度下,金属与石墨烯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属于范德华力作用范围。功函计算结果表明,低覆盖度的金属原子吸附会降低石墨烯的功函,因此场发射作用增加;随着覆盖度的增加,金属原子和石墨烯片层的碳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金属/石墨烯体系的功函完全由金属的功函而决定,场发射性能也随着金属的性能的变化而改变。金属团簇吸附会降低石墨烯的功函,进而增强体系的场发射性能。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翻转的是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但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模式的转变,更应该改变传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模式,改变以往依赖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
为了研究桥梁交通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机理和建立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用车桥耦合振动和空气波传播原理提出桥梁振动辐射低频噪声的计算方法。以一座简支钢桥为例,用格子梁结构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还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但这些药物是否干扰骨折愈合以及骨折后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临床争议较大。本文的主要是
民族问题是俄罗斯国内最复杂的问题。冷战结束后,叶利钦政府1996年出台的《俄联邦民族政策构想》是当代俄罗斯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首次尝试,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普京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氯苯和甲苯是重要的挥发性有机物,其危害更为突出。同其它苯系物一样,由于苯环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方法很难将其分解,
基于剪胀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实际桩基工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的应力及沉降云图对比分析,得出了不同因素对桩基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发挥的影响规律,对类似工程具有
电负性是用来描述“分子中的原子将电子吸引至自身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化学因子,与原子所处的具体的化学环境紧密相关。由于电负性概念的简单有效,它已经成为化学界应用最为
为提升职业院校软件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结合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的考勤实际情况,利用Android APP相关技术开发适合本校学生、教师考勤APP系统.通过这个APP的研发和教学,使学生在
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材料,研究了几种常用絮凝剂的除藻效果,并探讨将粘土用作助凝剂提高除藻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对小球藻的去除效果最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