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平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商丘市利民镇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泛平原是黄河长期决淤泛滥形成的独特冲积平原。该地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环境,造就了极具特色的历史城镇。这些历史城镇在长期抵御黄河泛滥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具有鲜明的防洪特征,其防洪经验对于现代城市解决内涝问题具有借鉴作用。但是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由于行政区划等级低、区域影响力小而被忽视,防洪形态逐渐颓圮甚至消失,防洪智慧也被埋没。因此保护黄泛平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挖掘其中的防洪智慧刻不容缓。本文以黄泛平原历史城镇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水域空间结构、水体位置形态、水域景观特征方面对黄泛平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的类型进行梳理,提炼出这些历史城镇极具地域特色的外圆内方、外高内低、城水相依三大空间形态特征,并从中总结出避水、障水、蓄水、排水四大防洪体系和蓄洪、防洪、导洪、纳洪四大防洪智慧。其次以影响因素和动力构成为切入点,分析了黄泛平原自然、社会、人文因素对该地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的影响,得出了由驱动力和重塑力构成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总结了黄泛平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的现代价值,明确了针对防洪空间形态的保护内容,提出历史城镇的发展路径,为该地区历史城镇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建议。最后通过研究利民镇的防洪空间形态特征和形成机制,总结其防洪经验,为现代城市防洪规划提供参考。文章通过研究黄泛平原历史城镇防洪空间形态和形成机制,丰富了关于黄泛平原历史城镇的研究内容;总结其中的防洪体系和防洪智慧,为防治现代城市内涝问题提供了借鉴;明确防洪空间形态的现代价值,为当地历史城镇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纪念是一种政治仪式,也是一种政治象征,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通过举行纪念大会、党员大会、表彰会、座谈会、联欢会等会议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建党纪念活动。会议纪念是中国共产党纪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以特定的精神信仰为基础,表现为一套象征性与表演性、例行化与固定化的行为方式,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方面。另外,会议纪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文化追求,其组织与开展对于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危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各级政府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减少了公众内心恐慌,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研究政府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策略。新闻发布会作为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
学位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在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税务管理活动必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加强谋划、超前布局、科学应对税务监管活动。本文阐述了“金税四期”工程的背景以及税务管理的有关概念,总结了“金税四期”背景下国有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
期刊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新型城镇化的双重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并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态势,城市进入水文灾害风险时代。尤其是2021年7月20号郑州市遭遇千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涝事件,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引发公众对传统规划的反思。传统重面子轻里子的建设思路和城市排水管网设施老旧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以灰色工程设施为主的防洪规划,使城市在应对洪涝灾害事件时应对能力不足,而韧性理念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风险时的作
学位
学位
19世纪中叶,作为近代工业革命产物的火车应运而生,随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刻影响。截至2021年12月30日,我国火车运营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4万公里。在媒介物质性转向背景下,通过深入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探讨火车作为媒介如何给中国社会特别是日常生活带来的多种变迁。宏观层面,作为一种考察人、社会乃至世界的媒介中介物,火车塑造了铁路时间,培养了现代人
学位
目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收获愈多关注与目光,然而我国农村的发展与建设仍面临许多困境,尤其是城乡二元分化发展引起的农村人口外流,更使广大农村元气大伤,亟需整治。考虑到存量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农村地区闲置空间大量存在的现状,本文以村庄闲置空间为研究对象,尝试在乡土文化的指引下,以微更新为基础理论和手段改造更新村庄闲置空间,以期在强化村庄发展建设的同时唤醒更多乡愁。首先构建本论文整体
学位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具有恶性程度高、分子异质性强、临床预后极差等特点。由于缺乏对PTCL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一线治疗进展长期停滞,PTCL患者的五年总生存率不足30%,临床诊疗面临巨大挑战。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及高通量多组学测序的发展推动了分子靶点的发现和药物的研发,多种新型药物在PTCL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及耐受性,包括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公众迫切需要信息弥合认知误区、缓解不良情绪,Vlog新闻的特性能够满足社交媒体用户的认知与情感需求。本研究从社会临场感理论出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Vlog新闻的用户进行研究,旨在探索社会临场感的独特作用与影响,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运用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对《武汉观察Vlog》的评论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从社会临场感的共在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