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雅《西班牙舞曲》两首风格探究与演奏释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生如梦》之《西班牙舞曲》两首是来自西班牙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德·法雅早期成名时的代表作。法雅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班牙最杰出的民族音乐倡导者,以充满活力与精湛的创作技艺,将西班牙音乐从本土带向了世界。其中这两首钢琴作品就以粗鲁神秘的形象风貌;酣畅奔放的舞曲节奏;深沉热情的戏剧张力;斑斓绚烂的音乐色彩凝聚了西班牙文学、绘画、吉他、舞蹈等多重艺术的结晶。本文从西班牙民族音乐的地域特征入手,结合钢琴演奏中的技术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以期从全方位的角度还原一幅“高雅而值得赞誉的西班牙图画明信片”。论文除去绪论与结语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作品简介,阐述两首西班牙舞曲的创作历程与题材背景;第二部分为作品风格探究,主要着眼于两首钢琴作品中的旋律素材、舞曲节奏与器乐模仿;第三部分为两首西班牙舞曲的演奏释义,通过剖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与音乐韵律将钢琴实际演奏中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归为难点与要点两大方面分述。第四部分结合个人演奏体会感悟以达到对西班牙钢琴艺术更进一步的解读与驾驭。
其他文献
与清末民初言情、武侠等通俗小说研究相较,“滑稽小说”的研究尤显单薄。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发现“滑稽小说”不止是“滑稽”而已,其滑稽表象背后有着别具一格的思想与美学的旨趣,其消遣趣味中还掩盖着不一而足的独特价值,这都值得研究者注目与重视。民初《申报·自由谈》“滑稽小说”的出现不是一时兴起,“滑稽”传统的积淀、近代传媒的推动、域外“滑稽小说”的影响等合力造就了它的萌发。作为1911—1920年这个
学位
在新诗发生初期,新诗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其中包含了审美的多种可能性。其语言形式以及有关新诗合法性地位的确立,都在这一阶段奠基形成。“劳工神圣”观念介入早期新诗,对早期新诗的创作和诗体建设产生了较为深切的影响。本文以“劳工神圣”观念与早期新诗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在“劳工神圣”观念下劳工问题对新诗建构与发展的影响,为认识早期新诗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劳工神圣”观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五四”知识分子
学位
中国艺术歌曲作为中国声乐艺术的重要体裁之一,始终是诸多专业学者研究的重要命题。中国艺术歌曲起源于20世纪二十年代,在历经百年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方式。艺术歌曲《怀念曲》作为中国艺术歌曲曲库中的经典曲目,无论是在创作还是演唱方面都极大程度地推进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和传播进程。本文以中国艺术歌曲相关概念界定为研究起点,以艺术歌曲《怀念曲》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为研究基点,以其
学位
经典声乐作品《小路》是由我国优秀青年作曲家胡廷江以俄罗斯歌曲《小路》为创作元素改编的。在原作品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强了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凸显了作品中所蕴含的民族性及时代性等艺术特征。本文从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以期对该作品的学习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学位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高质量手风琴作品也越来越多的被各国演奏者进行演奏,这其中俄罗斯的作曲家在手风琴作品发展中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俄罗斯作曲家安纳托利亚·伊万诺维奇·库夏科夫就是其中的领军人物。在他的作品中,他将所学的作曲专业与手风琴这件乐器本身的特色相结合,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高质量作品,他的作品也被运用在各大比赛中,而本文所分析的《冬季素描》就是作曲家库夏科夫的代表作“素描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学位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国内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意识形态话语在文化艺术领域明争暗斗。电影事业虽一贯秉承娱乐与商业盈利的基本属性,但作为现代传媒的载体,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显示出了独特的时代特征与面貌,并为建构具有民族特质的电影文化做出了努力。在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但在新中国成立后颇长一段时间内,少有被提及的电影思潮,就属以新感觉派为首提出的“软性电影论
学位
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的奉行者,用诗意的语言作为其艺术创作的主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作品《轻盈》(La leggierezza)是李斯特在魏玛时期(1848-1861)创作的作品,这个时期他专心于教学、指挥,寻求内心的安宁,而作品《轻盈》便是李斯特为数不多、将炫技性和音乐性做到较平衡的一首练习曲,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文献归纳总结李斯特个人的生平经历,进一步分析李斯特自身的音乐风格及
学位
报纸
京剧是中国艺术的典范,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代表性。京剧唱段《表花》选自京剧《卖水》,其演唱方法独具特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值得高校声乐学生学习与借鉴。论文以京剧唱段《表花》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旋律特点、演唱特色及舞台表演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本论文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为今后演唱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和舞台表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京剧唱段《表花
学位
本篇文章将以巴赫的《法国组曲》第四号BWV815为例,通过对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法国组曲》的谱面和四位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进行比较,从而能为钢琴学者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论支持,去更好的去认识和深刻的去学习。本文首先对巴赫和《法国组曲》做简要综述,其次通过对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以及德国Baerenreiter出版社所出版的四个不同版本的乐谱进行分析,通过对每个版本的乐谱曲目归纳与排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