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化、综合化与一体化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我国进入21世纪后逐渐实现了与国际教师教育模式和体系的接轨。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输入资源,对于全面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具有关键意义。但作为教师教育事业的核心人力资源,我国教师教育者队伍职业发展很不均衡,以教师教育者队伍中的核心群体------学科教学论教师为代表。学科教学论教师虽处于教师教育形势大好的发展背景下,但由于学科发展和师范教育变革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而遭遇着诸多职业危机。目前各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组织管理主要有四种情况:独立的教师教育学院管理,教育学院管理,文理学院管理,文理学院和教育/教师教育学院共同管理。学科教学论教师一方面作为教师教育者,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师,师,在高校现有的科研导向的管理环境中处于与学科专业教师在科研、教学与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职业生活实际存在很大差异的境况;面临着学术地位低,职业身份认同模糊;考核及发展制度不适应,缺少归属感,职业上升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师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及理论分析,本研究设计了学科教学论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管理模式偏好量表”调查问卷、“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问卷共3个调查工具。其中,“管理模式偏好量表”包含岗位设置、队伍聘任、专业支持、考核评价和晋升发展5个类别。“工作满意度量表”源自明尼苏达20项工作满意度问卷改编。使用SPSS17.0进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主要对两个量表分别进行因素分析以发现管理模式要素及工作满意度要素,同时对两个量表分别进行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以发现调查对象的群体差异。本研究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管理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包含组织(职责厘清、明确归属、队伍聘任)、动力(教学支持、科研支持、交流支持)和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的学科教学论教师三维立体管理模式的理论模型。最后从国家、院校和教师个体三个角度提出管理模式实施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