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3D影像技术的日臻成熟,动画这种已诞生百余年的艺术形式在其制作技术和发布渠道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和进步。以动画影视作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送、销售为中心,结合与动画形象相关的玩具、服装、游戏等周边衍生产品生产、经营的动画产业亦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产业链中占有越来越重的比例。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我国动画产业也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在这一形势下,动画作品的本土化与民族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动画造型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与吸收也由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中国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既包括有形的,文物、图形、戏剧、舞蹈等;也包括无形的思想、哲学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获取丰富养分的土壤。大量传统纹样和图形、富于民族特征的色彩体系和形式多样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直接为动画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和视觉样式;传统戏剧舞蹈的外在个各种程式化要素和内在的美学思想则在角色造型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文学在动画造型设计中所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不仅是因为文学作品中丰富的形象描述为动画角色的创造提供重要参照,也同样是因为文学作品所传达出的优美意境对动画造型文化厚度的提升作用;思想意识体系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对民族特性显现与阐述有着重要的作用,动画造型中对它的把握与传达不单是是动画角色个性塑造的重点,也是动画作品本土化、民族化重要前提。尽管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认同,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需注意动画自身的艺术和商业特点,进行恰当合理的吸收与借鉴,而不至于走向对传统僵化、刻意的摹袭,学习传统的最终目的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