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与微信公众平台的结合运用对高中生生物学科主动学习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代高中生已是信息时代原住民,由微信等网络平台带动的碎片化阅读和移动学习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必然对高中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影响。如何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化时代中能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途径,是一线教师不可能回避的问题。笔者在本研究中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对微课程与微课、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2、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专题为例,探讨微课程的设计方法;3、探究以微信为载体、以微课程为手段的微信学习平台的建设;4、采用前后对照的实验方案研究微信学习平台的应用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分析结果概括如下:对微课程与微课、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微课应包括完整的教学设计、引入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总结归纳等环节;微课不仅仅是一段授课视频,还应提供学生活动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教学素材等。微课程首先是“课程”,不过在微课程的概念范围上可以小于“课程”,同时微课程也是依托于微课构建出的完整的课程模块。把主动学习的特点划分为了六个维度,即兴趣维度、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维度、获取更深层次知识维度、适度的竞争与合作维度、学科素养维度、自我激励和排除干扰维度,以此作为主动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在微课与微课程的分类、时长、选材、教学模式、保障学习效果的方式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六个方面对微课与微课程的设计提出了思考,形成了微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依据对微课程的分类和思考,设计了《基因的复制和表达》专题型微课程。将微课程与微信公众平台相结合,设计了能够实现学生看与练相结合、学习与复习相结合的微信学习平台,提供了构建和应用学习平台的方法和策略。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以《基因的复制和表达》专题型微课程为例,在给学生提供微信学习平台之前对学生生物学科主动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得出高中生对生物学科主动学习的情况,并探索学生对生物课堂的设想及建议。在给学生提供微信学习平台之后对相同的群体进行同样的调查,通过对前后调查中积极归因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论。数据显示在提供微信学习平台之后,学生在主动学习的六个维度上较之前有明显提升。研究表明,微课程与微信公众平台的结合运用较以往的教学方式有积极的效果,且起效的方面在于提升了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科的主动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将传统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方法应用到叶片图像识别领域,以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熵序列为主要特征,结合简单的形状特征,探索基于叶片图像的植物识别的
近年来,动产质押监管兴起,它是物流业与金融业结合的产物,主要是用以解决银行放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中小企业出质人出质动产作为质物,与此同时,银行委托专业
本文主要是对铝塑泡罩药品上的五种常见缺陷进行检测定位与分类的研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铝塑泡罩药品上很容易出现穿泡、毛毛、污渍、麻面和磕边等缺陷。药品上缺陷的存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委托理财业务正在不断地兴起。委托理财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的案件纠纷。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委托理财合同中保底条款的效力认定出
自从M41S系列介孔材料合成后,介孔材料一直被应用在吸附-分离,催化,生物,色谱分析和药物运输等领域。这很大程度由于它们具有孔径均一、可调;比表面积较大等特点。介孔材料优越的特点与其多样的微观孔结构及宏观形态密切相关。本论文描述了一种合成介孔二氧化硅新型有效的方式,该方式是以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自组装形成的层状液晶(LC)为模板。通过探
2019年8月30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黑龙江站上沿边开放的新起点,再一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作为国家首次在沿边布局的3个自贸试验区之一,黑龙江自贸试验区
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简称NLU)旨在以人类语言作为输入,得到机器可读的语义表示。它不仅可以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也有助于深化对语言能力和人类智
轴承圆柱滚子是列车圆柱滚子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在高速重载的工况下长时间运行,其轴承圆柱滚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近年来,机器视觉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旧在路上。近几年,教育部对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完善、更具体,目的是使得教师可以适应新时代下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实现自我健康成长。本课题研究方法
土地经营权可否物权化?是我国理论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研究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改革实践的需要。因为,在“两权分离”的农地权利体系下,客观上存在农业生产分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