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开始,伴随着国家支持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城市现代运营管理的需要,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迎来了建设热潮。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将有效防止道路重复开挖、减少内涝发生和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然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耗资较大,完全依靠地方财政资金不能满足建设需求。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清理,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贷款获取资金的传统模式已被列入负面清单。近些年,国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参与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如何对PPP项目的风险有效识别和管控,成为社会资本方、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面临的首要问题。首先本文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热点和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其次对PPP模式、项目风险管理等进行了归纳,分析了PPP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介绍了识别、评价的方法和工具;紧接着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历程和国内外发展模式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C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对案例的风险因素开展识别,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C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各风险因素权重和等级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根据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了应对措施。目前,学者对PPP模式的风险研究大多是采用理论模型+实证研究方式来进行,对案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的背景是我国PPP模式进入相对成熟运行阶段。研究的案例是财政部第四批示范项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C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开展风险管理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后续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