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书画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清初书画家石涛(1642-1707)书画作品进行的专题研究。全文共分五章,另有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石涛的生平和交游活动。笔者参阅《明史》等资料,对石涛与八大山人的世系进行列表分析,得出他们二人彼此相差四代的结论。文中还论述了交游活动对石涛书画艺术风格形成产生的影响。第二章论述石涛书画的渊源关系及风格特征。石涛的绘画在清初属于在野的“改革派”,具有叛逆精神,但同时他也继承了大量前人的艺术成果,尤其是文人画家的审美趣味和技法体系,苏轼、倪瓒、董其昌、郑簠等人都对他的书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本章对他与前代艺术家的渊源继承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长期以来,学界对石涛书法艺术重视不够,笔者本文将石涛的书与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风格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书法在石涛绘画作品中的构成意义。石涛绘画作品非常重视题跋,且数量众多,因而书法在石涛绘画中占有重要的构成意义。本章主要从笔墨结构关系和构图学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四章主要论述石涛书画理论方面的贡献。《石涛画语录》在中国画论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历来对他提出的“一画”说的解读并不一致。本文试图从书法文化角度对“一画”进行阐释。第五章主要论述石涛书画对后世的影响。对石涛书画的品评一直各执己见,褒贬不一,本文将这些品评观点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注意考察论者的时代文化背景,从而得出相对公允的历史评价。石涛对后来的“扬州画派”及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傅抱石等人均有深刻影响。除此之外,本章还论述了《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观点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影响。论文后有两个附录:一是《石涛书画年表》,对石涛的生平、创作、交游、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列表横向对比。二是《石涛无纪年书画作品一览表》,对其它无明确纪年的作品另列,以便查阅。将石涛的“书”与“画”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揭示中国书画艺术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脉络。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方式之一,对文人绘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石涛的作品也不例外。他通过题款书法将诗文与绘画有机地统一起来,绘画不再只是物象形式的简单再现,从而赋予了作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情感,丰富了绘画的思想性,提升了绘画作品的审美意境和文化品位。因此,以书法为切入点对石涛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更好地诠释他的书画艺术特征。
其他文献
国以民为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属于特殊商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从原材料的获取,直至到达最终消费者,其物流全过程均
哌库溴铵是由匈牙利Gedeon Richter公司研发的长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作为麻醉中重要的辅助用药,已先后在巴西、俄罗斯、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其合成工艺国内至今还未见报
电脑维修市场的混乱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随着近年来国内笔记本电脑销量的猛增,维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现在,电脑厂商和第三方维修企业开始重视、规范维修市场,却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
公立医院在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若轻,它是医疗服务行业中公益性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主体力量。如今,公立医院已经遍布全国各地,然而,在医院管理中,存货管理
展柜是文物的舞台,同时也是文物最直接的保护者。展柜的功能一是审美性,二是实用性。其最根本的特性是,既要解决"展"又要解决"藏"。对功能的不断超越,是展柜创新的不竭动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多媒体技术只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教学工具,要避免它喧宾夺主,不然会适得其反
伴随日益更新的教学理念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日渐深入.当前翻转课堂为"主体—主导"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路向.在梳理翻转课堂起源与内涵基础上对翻转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许多高校的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受到推崇,本文基于前期工作室模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对"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
互文性理论发端于符号学,是西方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思潮和现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该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任何文本的理解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其互文关系的
<正> 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塞外草原上的契丹民族,不论男女,皆养成骁勇善战的性格和练就一身弓马娴熟的技艺。在征服诸部落、建立和巩固辽王朝的过程中,他们中间不仅出现许多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