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盐过程的疏水膜热质传递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疏水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憎水性和自清洁性能,在化工、环保、食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比如脱盐淡化领域中具有传质功能的疏水多孔膜,以及仅有传热功能的导热高分子膜等。本课题采用理论推导、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分子疏水多孔膜中的热质传递机理及表面润湿性能对热质传递特性的影响,优化设计了中空纤维膜蒸馏组件,探究了高分子无孔膜在蒸发换热应用中的传热特性。膜蒸馏过程中疏水多孔膜的传质过程可以用努森扩散和粘滞流动混合机理模型进行描述,膜孔径及膜厚度参数对传质通量影响显著,理论推导及实验结果显示,当膜孔径变化范围较大时采用多层膜模型(非均态膜模型)描述膜孔中的传质过程更为准确,且其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孔径较小的膜层内;膜表面的液固接触状态由膜疏水能力决定,接触角较低时为Wenzel接触模型,接触角较高时为Cassie-Baxter接触模型;提高膜表面的疏水性可以显著增加MD过程的实际蒸发面积并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进而提高膜通量。采用FLUENT软件对错流式膜蒸馏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排列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间距和管间夹角对组件综合性能的影响。当中空纤维膜管间距为2.5倍管径、管间夹角为90°时组件具有佳通量性能,其温差极化系数(TPC)和浓差极化系数(CPC)值均高于其他组件,表明组件内部的流场得到优化。通过实验手段对导热中空纤维管在蒸发换热过程中的传热研究表明,沸点进料(95℃)、管内流速为0.03 m/s时蒸发器可获得最大产水通量为20.76 kg/(m~2·h),过程总传热系数在800—1000 W/(m~2·K)左右,传热热阻主要集中在管壁及管程侧,且管壁热阻约占65%;模拟计算结果显示,若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由0.3W/(m·K)提高到1.0 W/(m·K)以上、壁厚在0.10 mm以下时,管壁热阻不再是过程的主要热阻,且总传热系数可提高到2000 W/(m~2·K)以上,与金属换热器传热性能相当,这些结论为高分子换热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破方向。以上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高分子疏水膜中的热质传递理论,为其在脱盐淡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西方地缘政治学说的百年演进具有思维观念和地理视野趋于完整的特点,地理因素逐渐由国际政治的“决定者”演变成“影响者”,深受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两种不同视角
将LDPE加到HDPE中,提高了制品的抗冲击性、抗跌落性和染色性,探索了注塑工艺条件;研究了用LDPE对注射级HDPE改性的流变性能;并测定了制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DPE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