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纠纷数量日益增多,处理的难度也日益增大。和解、行政调解和诉讼三种现有的方式未能有效地解决医疗纠纷。仲裁作为一种非讼手段在国外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纠纷的处理,也包括医疗纠纷的处理。能否将仲裁方式应用于我国医疗纠纷的处理,从而寻求第四条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对在我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作了全面阐述。其内容涉及医事仲裁的概念,医事仲裁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我国现存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弊端,医事仲裁的优势,在我国建立医事仲裁的法律基础、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和障碍,以及我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的原则和具体构想等方面。全文约4.1万字,除序言外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医事仲裁的界定;第二部分为我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分析;第三部分为我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四部分为我国建立医事仲裁制度的构想。
本文写作过程中,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分析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利弊,并在对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同时作者力求全面看待和分析问题,避免认识上的失误。本文写作的目的不是要否定和推翻现有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更不是要用医事仲裁代替现有的所有医疗纠纷处理方式,而是要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寻求另外一种新的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对原有机制进行补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