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效的无线传输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通信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满足了人们之间“无距离”的交流。近年来,对高效可靠的数字传输和存储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需求随着在商业、政府和军事领域面向数字信息的交换、处理和存储的大规模高速数据网的出现而变得更加迫切。这就面对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差错以使得数据能够可靠重现。无线网络提供了有线信道所不及的优良性能,如:移动性、灵活性、可伸缩性、经济性。但同时无线信道也是通信中最恶劣,最难以预测的通信信道之一。这是因为,无线电波随着传播距离会造成能量衰耗,并且多径效应,阴影效应会使信号产生衰落,导致严重的码间干扰和信号失真。因此提高无线通信的通信质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论文首先介绍了信息论和纠错编码的主要内容以及差错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分类。其次,分析了在一些能量受限的网络中,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的同时考虑节能的差错控制策略,其中,重点分析了降低网络通信能耗的节能策略以及经典差错控制技术中的自动请求重传方案(AEQ)和BCH编码方案的能耗。在分析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码纠正单比特错误和基于BCH/CRC混合编码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多位纠错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对信息进行混合编码,在接收端减少解码运算。通过实验对本策略与自动请求重传策略和BCH编码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本策略能有效降低传输数据的误码率和误帧率,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最后在具体的通信节点模型上对纠错算法的能耗进行了分析,并与ARQ方案、BCH纠错方案的能耗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算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LTE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以势不可当之势被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选择为实施宽带化演进的路径。在各种网络模型中,Peer-to-Peer(P2P)网络模型
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抗频率选择性衰落、适合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使它被认为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OFDM系统的自适应资源分
文章以提高混合流媒体(CDN与P2P融合技术)网络的代理服务器的分发效率,及降低用户的访问延迟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混合流媒体架构下,代理节点间分区域组成P2P网络的分发机制,及代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我国作为发展中的沿海大国,在上个世纪之交提出了“数字海洋”的发展战略,这对于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论上行链路还是下行链路,都需要使用一种技术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即多址技术。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有效带宽的三种主要接入技术
移动IP研究互联网承载移动通信的技术问题。2002年8月,IETF公布了移动IPv4的技术方案RFC3344,2004年6月,IETF又公布了移动IPv6的技术方案RFC3775。但是,IPv4向IPv6过渡是一个长期
随着IP网络和应用的迅速发展,网络协议电视(IPTV)这一新的业务模式成为各大运营商发展的重点。由于IPTV网络设施、协议和业务的复杂性,运营商在日常的网络开通、维护工作中面临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的话音业务量占整个数据流量的比例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现有移动蜂窝网络中数据流量业务的急剧增长。面临大量移动用户对于数据流量业务快